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系统架构
    在过去几年,所在的微博技术团队在一定程度成功解决了feed架构的扩展性与性能的问题,大部分精力已经从应对峰值性能或者数据扩展中解放出来。 几天前,拿着上面这张架构图问内部一些架构师,目前完成的工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多年以来,主搜索的集群架构和排序算法相对比较单一,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搜索业务的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主搜索最新采用的索引分层技术。这种分层技术把主搜索集群架构从二维扩展到了三维。基于这种三维的新架构,主搜索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不同的检索和排序算法,从而更好的提升主搜索的检索性能与检索效果。实践表明,这种分层技术能提升主搜索120%的检索性能和6%的搜索GMV。
    最近在重构公司的一个交互中间件,在重新设计API及总体架构的时候思考了许多,那么什么样的API才算是一个设计良好的API呢?
    近期在项目中用到了无锁队列 (lock free queue)这个东西,在项目中后台需要收集数据,待收集完整后需要落地,如果收集和落地都由一个进程来做,效果不好。无锁队列是蛮实用的一种数据结构。譬如,当一些后台的任务,写数据库,文件等,会出现较长时间的阻塞,可以交由后台进程去处理。这时候就涉及 IPC 方面的知识。当然,完全可以使用 fifo,mq 之类的系统预置的调用,但频繁的系统调用是吃不消的。
    一次某用户在使用系统时候碰到一个问题,但不确认是系统的bug,于是问题通过各级的微博@ 消息反馈到产品与技术团队。在反馈链中,每一个同事都需要确认一下自己是否也出现这个问题,以便确认是否属实以及问题的范围(你可以理解互联网的从业人员为什么那么忙了)。 当这个@ 消息最终传递到当事的工程师手里,他也需将描述的问题再测试一遍,如果不能重现,问题就变得更加复杂,工程师需要从一堆海量的日志去定位当时用户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服务器平均响应速度如果慢下来,慢慢消耗掉系统所有资源,进而导致整个系统不可用。因此在分布式系统中,除了远程服务本身需要有容错设计之外,在应用层的远程调用的环节,需要有良好的容错设计。应用层的容错设计有哪些方法?以下是微博团队使用过的一些实践。
    前些天帮别人优化PHP程序,搞得灰头土脸,最后黔驴技穷开启了FastCGI Cache,算是勉强应付过去了吧。不过FastCGI Cache不支持分布式缓存,当服务器很多的时候,冗余的浪费将非常严重,此外还有数据一致性问题,所以它只是一个粗线条的解决方案。 对此类问题而言,SRCache是一个细粒度的解决方案。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
    Redis支持服务器端的数据操作:Redis相比Memcached来说,拥有更多的数据结构和并支持更丰富的数据操作,通常在Memcached里,你需要将数据拿到客户端来进行类似的修改再set回去。这大大增加了网络IO的次数和数据体积。在Redis中,这些复杂的操作通常和一般的GET/SET一样高效。所以,如果需要缓存能够支持更复杂的结构和操作,那么Redis会是不错的选择。
    HQueue是一淘搜索网页抓取离线系统团队基于HBase开发的一套分布式、持久化消息队列。它利用HTable存储消息数据,借助HBase Coprocessor将原始的KeyValue数据封装成消息数据格式进行存储,并基于HBase Client API封装了HQueue Client API用于消息存取。 HQueue可以有效使用在需要存储时间序列数据、作为MapReduce Job和iStream等输入、输出供上下游共享数据等场合。
    这是关于 C1000K 序列文章的第二篇, 在前一篇文章 构建C1000K的服务器(1) – 基础 中, 介绍了支持 C1000K 的 Linux 系统的内核参数调整和系统设置. 在本篇文章中, 将对一个真正的应用服务器做 C1000K 测试.
    现在, 该是考虑 C1000K, 也就是百万连接的问题的时候了. 像 Twitter, weibo, Facebook 这些网站, 它们的同时在线用户有上千万, 同时又希望消息能接近实时地推送给用户, 这就需要服务器能维持和上千万用户的 TCP 网络连接, 虽然可以使用成百上千台服务器来支撑这么多用户, 但如果每台服务器能支持一百万连接(C1000K), 那么只需要十台服务器.
    高并发读写HBase的应用需要尽量保证对HBase的合理使用,不合理的使用有可能会导致某一个region server甚至整个hbase集群的性能出现问题,而hbase的性能问题又反过来使得所有应用性能下降,此时如果应用选择继续加大对hbase的并发访问,甚至有可能因此陷入一个性能继续变差的恶性循环。
    最近在用vtune分析程序性能瓶颈时,发现一些内存访问的地方竟然成了cpu热点。经过仔细分析,发现这些热点主要是对大数组非连续位置的访问的引起的。比较消耗cpu的原因应该是cache不命中。因为像这样局部性很差的内存访问逻辑,对cache是很不友好的。于是想到了prefetch……
    总结这些年经验,进行构架演进的方向选择时,大致要做到下面的目标:1,可快速开发部署 (五分钟写出来一个经过测试的hello world并可访问/调用,并可在公网访问);2,天然可扩展(业务层无状态,尽可能全部放到最后);3,自动化(内存不足了,除了报警,应该自动加点机器进去; 新的项目,基础代码应该都不用写,自动生成即可)。。。
    在网站开发的时候通常会对POST和GET产生混淆,让人混淆的主要原因是基本上POST能解决的问题GET都能解决,反之亦然。今天就来说说者两者的区别。
    单点登录(Single sign-on,SSO)是一种访问控制,在多个软件应用中,用户只需登录其中一个应用,就可以成功访问其他应用;同样,用户只需注销其中一个应用,就可以成功注销其他应用。
    之前对DRBD分析比较多,但是一直没有找到该怎么用他。最近又在看NFS协议(RFC3530)。分析了NFS4对于的迁移、复制和服务端重启等场景的定义。DRBD提供块设备,其上是文件系统,而NFS在文件系统上层,二者结合可以构建一个高可用的文件共享解决方案。关于DRBD,在之前的博客中有一些分析(tag:DRBD)。
    Swift 最初是由 Rackspace 公司开发的高可用分布式对象存储服务,并于 2010 年贡献给 OpenStack 开源社区作为其最初的核心子项目之一,为其 Nova 子项目提供虚机镜像存储服务。Swift 构筑在比较便宜的标准硬件存储基础设施之上,无需采用 RAID(磁盘冗余阵列),通过在软件层面引入一致性散列技术和数据冗余性,牺牲一定程度的数据一致性来达到高可用性和可伸缩性,支持多租户模式、容器和对象读写操作,适合解决互联网的应用场景下非结构化数据存储问题。
    既然选择原生socket,那么有个基本的选择就是tcp/udp的问题. 这个其实还是看业务自己的选择,只是如果选择了udp的话,那么很多问题都可以不用考虑,比如粘包问题。但是udp有个限制是每次传输的数据大小不能超过64K,这个要注意。 为了考虑复杂的情况,我们还是主要说tcp的实现,这篇文章先说下socket使用相关的一些库和代码吧
    经过这么久在android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开发,感觉还是积累了不少东西想要和大家分享一下,但是好想单独拎一个点出来又不太值得,所以就汇集到一起写成系列吧。
[ 共730篇文章 ][ 第5页/共37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赞助商广告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