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示:
×
提示:
请:
谢谢!
Toggle navigation
技术头条
最新
读点非技术
我也分享
赞过
我的
IT技术博客大学习
微博登录
1
如何驱使行为改变 | 驱动变革
(insights.thoughtworks.cn)
【简介】
绝大多数工程师对于变革有种无力感。然而这种无力感无论是中层管理者、执行副总裁甚至首席执行官都会存在。
点击查看全文 >>
由
@Thoughtworks
2019-03-01 11:15分享 / 0个评论
赞过的人:
@技术头条
要不要再学学下面的文章?
0
技术改变了什么?
(insights.thoughtworks.cn)
行动者的异质性导致了技术发展的多样性。当我们结合微观与宏观的视角时,技术对于社会的影响便不再是点对点的,而更像是一层层洋葱圈。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索技术对于个人以及社会的作用力。
by
@Thoughtworks
2022-09-20 11:50 分享
查看详情
0
失败驱动开发
(insights.thoughtworks.cn)
程序员的日常就是要在无数失败中找寻让程序正常运行的那一种组合,成功运行更像是运气与实力的双重作用,这也就有了失败驱动开发(Failure Driven Development)。
by
@Thoughtworks
2022-09-15 17:10 分享
查看详情
1
GraphQL及元数据驱动架构在后端BFF中的实践
(tech.meituan.com)
GraphQL是Facebook提出的一种数据查询语言,核心特性是数据聚合和按需索取,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前后端之间,解决客户端灵活使用数据问题。本文介绍的是GraphQL的另一种实践,我们将GraphQL下沉至后端BFF层之下,结合元数据技术,实现数据和加工逻辑的按需查询和执行。这样不仅解决了后端BFF层灵活使用数据的问题,这些字段加工逻辑还可以直接复用,大幅度提升了研发的效率。本文介绍的实践方案已经在美团部分业务场景中落地,并取得不错效果,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对大家有帮助。
by
@技术头条
2022-09-13 23:28 分享
查看详情
1
Kubernetes如何改变美团的云基础设施?
(tech.meituan.com)
Kubernetes是让容器应用进入大规模工业生产环境的开源系统,也是集群调度领域的事实标准,目前已被业界广泛接受并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Kubernetes在美团也进行了大规模的部署,已经成为美团云基础设施的管理引擎。
by
@技术头条
2022-08-19 00:05 分享
查看详情
1
使用CSS size-adjust和unicode-range改变任意文字尺寸
(www.zhangxinxu.com)
介绍一个无需HTML标签就能控制任意字符字号大小的CSS技术,关键时候说不定可以救命,都来学学吧。
by
@技术头条
2022-06-19 22:31 分享
查看详情
1
敏捷驱动QA改变
(insights.thoughtworks.cn)
以“追求更短的反馈环”为目标的敏捷,不仅仅改变着敏捷团队的开发流程和技术实施的软件工具,也真切改变着团队质量人员的角色认知,工作内容和思维方式。
by
@Thoughtworks
2022-04-24 11:57 分享
查看详情
2
这5个程序员,改变了世界!
(mp.weixin.qq.com)
从 1 和 0 开始,编程经历了很长一段路,才达到了现在的抽象状态。过去的程序员用伟大的发明,为现代程序员轻松地完成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果我们研究某个软件,也许,它是在若干个库的帮助下编写的,而这些库又有另一套多年前创建的依赖关系。
by
@code小生
2022-03-24 09:21 分享
查看详情
1
敏捷变革中,如何让你的第三空间更有吸引力?
(insights.thoughtworks.cn)
搭建一个有吸引力的变革第三空间,不仅要注重个人和团队的成长,更要设计并公开先锋者能够得到的利益,从组织和机制上保护先锋队;不仅要保护变革领导者和先锋队的连动,更要鼓励两者与组织其他角色的互动,鼓励与其他两个空间的交互,形成开放系统。
by
@Thoughtworks
2022-01-07 14:25 分享
查看详情
1
靠,居然能通过DOM来改变JS!
(mp.weixin.qq.com)
說身為一個前端工程師,理所當然會知道很多與前端相關的知識,像是 HTML 或是 JS 相關的東西,但那些知識通常都與「使用」有關。例如說我知道寫 HTML 的時候要 semantic,要使用正確的標籤;我知道 JS 應該要怎麼用。可是呢,有些知識雖然也跟網頁有關,卻不是前端工程師平常會接觸到的。
by
@code小生
2021-08-15 18:31 分享
查看详情
1
洞见RSAC | 生物行为识别技术在社工诈骗中的应用分析与探索
(blog.nsfocus.net)
人为因素才是安全的软肋,有意、无意的行为可造成潜在的威胁或者一连串的后果。2021年DBIR数据泄露报告(Data Breach Investigations Report)中提到85%的数据泄露涉及人的因素。社工攻击正是利用人的因素,引导操纵人们采取行动或泄露机密信息,以达到收集信息、欺诈或访问系统等目的的“骗局”。
by
@技术头条
2021-06-13 22:41 分享
查看详情
使用微博登录,分享你的文章到本站
评论:
提交评论
近一周被赞排行
分享文章被赞得多,您就会出现在上面。还能给您微博带来新粉丝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