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奋斗 --> 我个人比较受用的一些习惯

我个人比较受用的一些习惯

浏览:1823次  出处信息

1.长期的任务,要尽早开始

    一般来说,长期任务总是比较麻烦,而人心里总有逃避困难的趋势,最后的结果或者是最后干脆放弃,或者留下一点时间手忙脚乱地赶工;我自己之前也有这样的教训,自欺欺人地说“要轻松生活,抛开烦扰”,到最后几天才着急办理,搞得狼狈不堪。

    后来我发现,自己的做法其实是事与愿违的,只要调整好心理状态,尽早了解情况并不必然带来的心理压力,反而因为时间充裕,有信心把握进度,即便中间遇到突发的问题,也还有时间解决;更重要的是,尽早着手,可以充分利用边角余料的时间:比如说,接到一份文档,需要在三天后给出意见,我一定会在当天大致浏览一遍,下面的三天里,就能在坐车、走路等等零碎的时间来思考,而且效果不错,如果没有尽早了解,这些时间就浪费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干。

    电子邮件的情况也是如此,我常看到有人讨论电子邮件是马上回好还是过一段再回好,我的经验是,收到了尽快看,至少了解下情况,如果不是着急的,等想清楚了再回。

2.时常想清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

    一般来说,我们做的工作总是有一个目的和意义的,但工作的形式又是非常具体的,忙起来往往就钻到死胡同里,忘记了真正的目的和意义,“想不明白”自己真正要做什么了。前几天,我需要搭建一个演示环境,手上有两套方案A和B,方案A估计要半小时,方案B估计要一小时,于是我选择了方案A,可是动手之后才发现服务器缺乏一个必要的组件,于是先添加好这个组件,接下来编译自己需要用到的软件,又发现在64位环境下会编译出错(以前我只在32位机器上编译过),上网查发现需要打一个补丁,于是又四处去寻找这个补丁……此时已经用掉一个多小时了,下面还不知道会有多少问题;我忽然想到,自己真正要做的无非是演示程序,解决打补丁、找软件之类的问题虽然很有意思,但其实从任务的角度考虑,是浪费时间,于是果断选择方案B,一小时后就顺利解决了。

    据我观察,很多技术人员都喜欢解决技术问题(温伯格称之为“hacking 神游”);神游很好玩,甚至容易上瘾,但我们都不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人,实际做事情的时候,不能放任神游。

3.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

    我承认自己也喜欢玩,没事的时候上Twitter、看看论坛、找人聊天,确实很好玩,信息在不断的刷新,总有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冒出来,于是守在电脑前,大量的时间就浪费了,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也没有做,即便做了,效率也很低――专注才是效率的保证。摸索反思之后,我觉得比较合适的做法就是,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比如现在八点二十,我可以告诉自己,上网玩二十分钟,八点四十开始学英语。因为有了明确的时间界限,反而会想在这二十分钟之内,尽可能搞笑地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都看了,而不会慢慢“浏览”;到设定的时间点,一定要令行禁止,专注地做之前决定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从小事开始给自己设定明确的时间点,对培养执行力很有好处――如果许多小事都能做到“说做就做”,慢慢的,复杂一些大一些的任务,也可以“说做就做”,有惯性、也有信心去完成。

4.写日记

    正规一点的网站,都有详细的访问日志(记录),即便不做数据挖掘,一旦网站的访问出现异常波动,就会在日志上体现出来,而且检查日志,可以发现问题所在;网站是这样,人也是这样。我从08年翻译温伯格的《技术领导之路》开始,也开始每天记日记,发现日记和网站的访问日志有相同的功能:比如我一般到公司都在8:35左右,前后误差不超过5分钟,但上周有几天都在9:00左右,检查日记,就可以发现这种变化,而且可以找出变化的原因――是早上做事的顺序改变了。

    关于日记还要多说一点,我以前总不理解,很多记多年日记的人,为什么他们的日记那么简单?只记录几月几号,做了什么,加一点简单评论,而没有多少抒情。我从翻译《技术领导之路》开始到现在记了一年多的日记,逐渐发现日记就需要这样记录:当天的主要行为,加上一点评论和反思。日记不太适合作为抒情的载体,更好的功能是真实记录生活痕迹,用以比对分析,然后自己才有可能提高。

5.培养预见能力

    古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很对的。软件项目的开发时间很难说定,但有经验的技术人员,往往能更进行更准确的判断,这就是因为他们具有预见能力:能预见到开发中会遇到的问题,这样做出的安排,时间上更充裕(也就能保证效率),心理上也更有准备。

    另一方面,我也亲眼见到许多技术人员,只管完成手上本阶段的任务就万事大吉,从来不去思考这样的问题:自己的程序,能够承载多大的规模和压力,在数据量多大、压力多大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应该怎样解决,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大概多久会到遇到问题……结果就是,等到问题真正出现了,手忙脚乱焦头烂额,迭代式开发就成了“循环式开发”――到一个时间点,就要推倒全部重来过一次,质量无法保证,自己也累得苦不堪言。

    《重构》这本书讲软件的重构是持续的过程,这其中就包含了出于预见的重构,如果仅仅满足于眼下没有问题,重构的动力就会减少许多。

6.培养大局观

    前些天有个朋友与我讨论跳槽的事情,眼下有两个选择,很难决定;我听了他的详细描述说,这样吧,你暂时不看薪水、职位这些,你这样想:十年,或者五年之后,你希望自己是个怎样的人,是怎样的生活状态?拿着这个答案来衡量你现在的两个选择,看看会怎样。结果,过会儿他就很爽快地做了决定。我想,这就是大局观的作用。

    我自己生活中也会遇到许多取舍、抉择的问题,比如我总觉得自己关于计算机的基础还不够扎实,我的英语还不够好,书也读得太少,我的照片拍的还不够好……于是想去补习基础、去学英语、去读书、需看大师的照片……做这些事情中的任何一件都会给人成就感,但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兼顾;很多需要我选择的时候,我都要努力摆脱一本书、一门知识的局限,跳出来想一想,自己现在究竟在怎样的状态,将来希望做一个怎样的人……这样一来就清楚了最迫切的需求,可以从容抉择,即便放弃了一些看来还不错的机会,也不可惜――况且,正如李笑来老师说的,诱惑许多时候是伪装成机会出现的,拿到大局观的照妖镜下看看,许多诱惑才会显出原形。

7.培养分寸感

    分析事物,除了定性之外,还有定量,而且定量分析往往更有意义――世界上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问题太少了。但是,许多时候我们却不自觉地在用定性的思维看待世界,这做法事不对的。

    举个例子吧,《把时间当作朋友》里提到了一本书《奇特的一声》,作者详细描述了苏联科学家柳比歇夫管理时间的做法――柳比歇夫每天对时间的把握可以精确到分钟,他每天认真记录自己花多少时间做多少事情:写作35分钟,读书50分钟…虽然“精确到像一座钟”,但作者也承认,自认为“还充实”的生活比起柳比歇夫,确实差了太多。我读《奇特的一声》感触很深,我也深知自己虽然无法做到柳比歇夫那么精确,但至少可以偷学一招半式,让自己的生活更有条理,效率更高。但是给一些朋友推荐时,遇到的第一反应就是:生活那么精确,都成机器人了,多可怕!背后就是直接的拒斥。我想说的是,认真了解柳比歇夫的生活,并不要求我们都像他那样做到极致,而只是提供一个机会借鉴他人的经验和生活习惯(不知道的话,连借鉴都无从说起呢),至于借鉴几分,这个分寸是需要自己把握的。

    化用我喜欢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的说法,我们越是了解这个世界――看得越多,知道的越多(当然也要把握、自我克制的越多),对自己的“满意”才越是真正的“满意”。我很羡慕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在临终前说的话:“多幸福啊,我度过了美好的一生”。他说那句话,是有底气的。

建议继续学习:

  1. 习惯而已 -- 你的骨子里本来就有创业的习惯    (阅读:3498)
  2. 创业并快乐着的六个习惯    (阅读:2572)
  3. 用户是如何浏览你的网站的    (阅读:2538)
  4. 使用习惯    (阅读:2315)
  5. 当无耻成为习惯    (阅读:2163)
  6. 用户习惯那点事    (阅读:1925)
  7. 我们需要培养用户的使用习惯    (阅读:1698)
  8. 养成良好的习惯    (阅读:1626)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