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系统架构 --> 解读Google分布式锁服务

解读Google分布式锁服务

浏览:2426次  出处信息

背景介绍

在2010年4月,Google的网页索引更新实现了实时更新,在今年的OSDI大会上,Google首次公布了有关这一技术的论文。

在此之前,Google的索引更新,采用的的批处理的方式(map/reduce),也就是当增量数据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把增量数据和全量索引库Join,得到最新的索引数据。采用新的索引更新系统之后,数据的生命周期缩短了50%,所谓的数据生命周期是指,数据从网页上爬下来,到展现在搜索结果中这段时间间隔,但是正如Google所强调的,这一系统仅仅是为增量更新所建立的,并没有取代map/reduce的批量作业处理模式。

架构Overview

Google的新一代增量索引更新:Percolator,是建立在Bigtable之上,提供的API也尽量接近Bigtable的方式,所以整个架构大致是如下的样子:

事务(Transaction)和锁(Lock)有区别吗?

在关系数据库领域,二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但是对Percolator而言,Transaction = Lock,所以我们这里讨论的分布式锁,也可以说是分布式事务,所以下面提到的锁或者事务,指的都是同一件事。

Percolator利用Bigtable原有的行锁,再加上自己的一些巧妙的做法,实现了分布式锁服务,这就意味着,Google可以实时的更新PB级别的索引库。最近我们发现Google的搜索结果时效性很好,刚写好的文章,几分钟之后,Google就可以检索到,原因就在Google的Crawler在抓到新的网页之后,不用再等待一定的时间批量更新索引,而是实时的更新,数据生命周期大大缩短。

Percolator支持跨行,跨表的事务,充分利用了Bigtable本身已经有的行事务、备份机制。

简单的示例

在分析Percolator的细节之前,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对Percolator有一个大概的认识,有利于后面的理解。

下面的这个例子是把UserA的人气分减掉10,加到UserB的人气分上,key表示每一行的key,data,lock,write是列名字,data存储数据,lock存储锁状态,write表示事务提交后的数据位置引用.

初始状态:UserA有100个人气分,UserB有50个人气分

最终状态:UserA有90个人气分,UserB有60个人气分

Step0(初始状态)

Key Data Lock Write
UserA 100:t1
UserB 50:t2

Step1(从UserA中拿出10个人气分)

Key Data Lock Write
UserA 90:t2100:t1 Primary Lock:t2 t2
UserB 50:t2

Step2(把UserB的人气分加10)

Key Data Lock Write
UserA 90:t2100:t1 primary_lock:t2 t2
UserB 60:t350:t2 Primary_lock:UserA@data t3

Step3(事务提交)

A:先提交primary(移除锁,写入新的timestamp,在write列写入新数据的位置引用)

Key Data Lock Write
UserA t390:t2

100:t1

t3:data:t2t2
UserB 60:t350:t2 Primary_lock@UserA.data t3

B:再提交非primary(步骤同上)

Key Data Lock Write
UserA t390:t2

100:t1

t3:data:t2t2
UserB t460:t3

50:t2

t4:data:t3t3

事务结束了,UserA有90个人气分,timestamp是t3,Userb有60个人气分,timestamp是t4。(至于锁的写法和write列为什么那样写,后面再详细解释)

事务的执行过程

Percolator锁分为两种,primary和non-primary,在事务提交的过程中,先提交primary锁,无论是跨行还是跨表,primary锁都是没有区别的。

事务的提交

事务的提交的过程分两步,以UserA为例:

首先,在write列写入新数据的位置引用,注意不是数据,是引用(理解成指针会更形象),上面step3A 中t3:data:t2表示在t3时刻提交的数据,最新的数据在data列的t2 timestamp

然后,移除lock列的内容。

因为Bigtable支持行锁定,所以上述两步都是在一个Bigtable事务内完成的。

读操作

当一个client在发起读操作之后,首先会向oracle server申请time stamp,接下来Percolator会检查lock列,如果lock列不空,那么读操作试图移除(修复)这个lock或者等待,在后续锁冲突处理详细介绍如何修复。

补充:oracle发放time stamp是严格递增的,而且不是一次发放一个,而是采取批量的方式。

写操作

当一个client发起写操作之后,首先会向oracle server申请time stamp,Percolator会检查write列,如果write列的timestamp大于当前client的timestamp,那么写失败(不能覆盖新的数据 write-write conflict);如果lock列有锁存在,说明当前行正在被另外的client锁定,client要么写失败,要么试图修复(lock conflict)!

Notify机制

Percolator定义了一系列的Observer(类似于数据库的trigger),位于Bigtable的tablet server上,Observer会监视某一列或者某几列,当数据发生变化就会触发Observer,Observer执行完之后,又会创建或者通知后续的Observer,从而形成一个通知的传递。

锁冲突的处理

当一个client在事务提交阶段,crash掉了,那么锁还保留,这样后续的client访问就会被阻止,这种情况叫做锁冲突,Percolator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每个client定期向Chubby Server写入token,表明自己还活着,当某个client发现锁冲突,那么会检查持有锁的client是否还活着,如果client是working状态,那么client等待锁释放。否则client要清除掉当前锁。

Roll  forward & roll  back

Client先检查primary lock是否存在,因为事务提交先从primary开始,如果primary不存在,那么说明前面的client已经提交了数据,所以client执行roll forward操作:把non-primary对应的数据提交,并且清除non-primary lock;如果primary存在,说明前面的client还没有提交数据就crash了,此时client执行roll back操作:把primary和non-primary的数据清除掉,并且清除lock。

小结

Google的分布式锁服务很好了支持了增量索引的实时更新,缩短了数据的生命周期。本文对notify机制介绍的比较简单,感兴趣的请参考论文原文

《Large-scale Incremental Processing Using Distributed Transactions and Notifications》

建议继续学习:

  1. 分布式缓存系统 Memcached 入门    (阅读:14725)
  2. Zookeeper工作原理    (阅读:10404)
  3. GFS, HDFS, Blob File System架构对比    (阅读:9386)
  4. Zookeeper研究和应用    (阅读:8524)
  5. 分布式日志系统scribe使用手记    (阅读:8045)
  6. 一致性哈希算法及其在分布式系统中的应用    (阅读:7936)
  7. 分布式哈希和一致性哈希    (阅读:7666)
  8. HBase技术介绍    (阅读:6764)
  9. 分布式系统的事务处理    (阅读:6002)
  10. Memcache分布式部署方案    (阅读:5453)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