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产品形态的思考
和同事在QQ群讨论关于电视剧的C用户的产品形态,陆续发散了很多观点,这比较符合我一贯自恋的作风.
这里把碎片化的东西记录下来,多年以后看看自己错的地方,也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
对于电视剧这一块,目前的市场格局[可能不全]是
1)看电视剧 {刚需} 在优酷、土豆、奇艺、迅雷,QVOD等视频网站和客户端,这个没什么需要解释的.
2) 电视剧评论,签到{弱需求}[电影的评论\\点评是强需求,原因暂不阐述]在豆瓣,贴吧,verycd.
豆瓣是一个奇怪的社区,我们来看一下我的使用轨迹.
豆瓣搜索{主题分类,关键词,标签}->评分{排序}->百度{qvod,百度影音}->返回豆瓣看好的影评.这是我使用豆瓣电影的 轨迹,但对电视剧这种播放总时间较长,偏重电视剧情节,人物讨论的物而言,豆瓣做的其实并不好,为什么?豆瓣是一个以搜索,评分,推荐的地方,允许小众的、长时间的沉淀物的地方;而不是一个短时间爆发的讨论的,话题热议的百度贴吧这么一个地方,因此从物{电影、电视剧}之间的差异性而言,我认为 百度贴吧在电视剧方面甚至比豆瓣更贴近用户.
进一步阐述原因和理由 电视剧是一个贴近普通大众的,茶余饭后的,拉近人与人之间距离的 kill time 闲聊的主要的物. 它天生需要热播期间扎堆闲聊的刚需,你不能和周围的人闲聊 1年前的某部电视剧吧?别人不说你是疯子,就认为你是傻子.但电影不同,电影是一个可以短时间爆发聚焦话题的东西,也可以长尾成小众的讨论的物,它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失去点评和再次观赏的价值.因此豆瓣的电影是非常优秀的,虽然这个产品我认为有少量不完美的地方.比如单纯的物的签到而言{看过,想看,正在看}除了内容相关性之外,我看不到任何社交的联系.还有对于网络文学,UGC的电影短片,豆瓣没有拓展深入下去等地方,当然豆瓣的今日成功更多在于社区{群组,活动,本地化}.
贴吧 其实就是一个论坛,一个扎堆闲聊的地方{刚需,2,3城市老少皆宜,和国粹麻将有的一拼}.
百度贴吧是一款 一目了然的,普通C用户再熟悉不过的,简单到无注册可以参与讨论的 产品,国内没有其他产品比贴吧更简单了.
贴吧是 扎堆闲聊的地方,一个聚焦实时热点讨论的地方,话题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的让人淡忘,这就是贴吧的定位.
贴吧注定不是电视剧 结构化信息的地方{评分,喜欢的人},不能告诉用户什么电视剧的评分.相同的电视剧推荐.
verycd 这个老牌的下载站,在吃几年前攒下的口碑和品牌,算是电视剧播放流量的一个入口,用户会在讨论区讨论,和贴吧一致,不做发散了.
3)电视剧节目预告,{tvmao} ,网页版的这东西,没啥有趣和前途的,不做发散了。
4)关于电视剧 一些莫名奇怪的需求,在百度知道(比如某部剧某个明星的手机铃声,衣服哪里有卖),电视剧里面的内容-》淘宝这个也是弱需求,电视剧的物品导购流量的CPS ROI远低于硬广告的价值,历史常识告诉大家 ROI的层级太多,效果降低是几何级数的.
——————-
一款成功的C用户产品有那些特征呢?
我自己总结认为有3点 1)创造内容(UGC) 2)缩短用户与内容的距离 (搜索、推荐)3)内容的再组织能力。
关于第1点和第2点这个不阐述原因和理由了,大家都懂的.知乎各种问题和答案提供给大家解惑.
关于第3点 内容的再组织,如 最近的国外很火的瀑布流,我认为它属于这一分支,不过我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理论去支撑 转帖应用的价值到底有多大?至今看衰这种模式的东西,至少在中国不适用.
蘑菇街 也是瀑布流,你可以认为蘑菇街也是再组织的,不过蘑菇街也属于缩短了用户与内容的价值,蘑菇街通过产品的策略,把淘宝的质量不一的图片过滤成 非常漂亮的图片集合,缩短了用户与内容的距离,因此对用户而言也是有价值的.
——————
对于一个电视剧的C用户产品形态,如果你不能符合上面讲的3点,或是和现有产品的诸多形态有冲突,我劝各位还是洗洗睡吧,互联网上已经有太多重复内容了,做点其他事情也许会更好.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作者:排头兵 来源: 排头兵 @ Talk
- 标签: 产品形态
- 发布时间:2012-04-26 23:55:21
- [67] Go Reflect 性能
- [67]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64]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61] android 开发入门
- [61]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60]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60]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4]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
- [49] 读书笔记-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 [48] 界面设计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