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CSS/HTML --> CSS3中的网格

CSS3中的网格

浏览:1281次  出处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来看一些CSS3新属性,从而用HTML和CSS处理网格的时候更容易。但首先让我们讨论一点HTML和CSS网格的历史,了解清楚为什么以前很困难。

网格简史

曾几何时,我们的布局是一团糟。表格和框架是用于创建多列布局的主要工具。虽然他们能完成工作(但其实非常糟糕)。

把目光投向今天。HTML和CSS已经变得非常复杂,Web设计的知名度和复杂度与日俱增。我们曾经使用的旧的布局方法显然已经out了。然而,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浮出水面:多列布局。

更复杂的是,我们的页面宽度不再是静态的。响应式大行其道,所以我们倾向于基于百分比的列宽。基于固定960像素宽的简单网格已经行不通——我们需要流体网格。

CSS2规范中用浮动解决列的方法存在一个问题。为了防止父元素破环你的布局,我们需要添加clearfix。通过这种方法,来修正父元素的高度坍塌问题(浮动元素脱离标准流,父元素会认为浮动资源不存在)。我们大部分接受这种方法,但许多人仍然认为它是一种hack(奇技淫巧)。

通过inline-box的方法并不常见,但仍然存在。内联元素会保持在一行,他们自然顺序排列。当一行被占满,后面的元素自然折到下一行。但因为他表现为文本特性,其行为类似文本。这意味着你必须避免HTML元素之间的空白元素(空格,tab,换行……)。Inline-block不是为这设计的,不且工作的并不十分如意。

在这两种方法中,浮动的方法更可靠。这就是为什么它更流行,排在第一位。然而,创建多列后,我们发现需要再次压缩内容,因为我们需要一些填充距离。这就引出最终的问题:盒模型

盒模型是什么,简单来说,一个元素的实际尺寸包括:高度/宽度+内边距+边的宽度。外边据并不使盒子变大,仅仅在自己和其他元素之间增加空隙。所以设置宽度时,比如25%,其盒子的实际宽度比这大得多,这意味着在一行没有足够的空间放下四个元素。

这烦人的问题有不同的解决方案:负外边距,嵌套元素——我知道的全部了。他们都需要额外的CSS或DOM元素,算作hack方法。让我们面对现实,CSS2中没有解决网格的好方法。

然而今天,CSS3提供很好的支持,规范增加了专门用于网格的几个新特性。这些特性都有哪些?我们如何使用他们?让我们看一看。

box-sizing: border-box

已经解决的问题之一是扩展盒模型的性质。通过设置box-sizing的值为border-box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减少内容宽度使边和内边距的距离也算到width属性里。

HTML

<div class="row">  <div class="column">Col one</div>  <div class="column">Col two</div>  <div class="column">Col three</div>  <div class="column">Col four</div></div>

CSS

.row:after {  clear: both;  content: '';  display: block;}.column {  -webkit-box-sizing: border-box;  -moz-box-sizing: border-box;  box-sizing: border-box;    float: left;  min-height: 8em;  overflow: hidden;  padding: 2em;  width: 25%;}.column:nth-child(1) { background-color: #9df5ba; }.column:nth-child(2) { background-color: #9df5d7; }.column:nth-child(3) { background-color: #9df5f5; }.column:nth-child(4) { background-color: #9dd7f5; }

Demo

虽然这工作的很棒,但我们仍然需要使用浮动,我们仍然需要清除浮动。此外,我们我们只能使用内边距作为元素的空间,外边距不再起作用。这意味着在快元素之间没有实际的空间,而是它的内容。虽然这对很多设计非常有用,但仍然觉得它是个小错误。

  • Firefox 1

  • Chrome 1

  • IE 8

  • Opera 7

  • Safari 3

width: calc(百分比 - 距离)

另一个伟大的选择是使用calc()函数。他允许我们在不依赖JavaScript的情况下计算元素的真实宽度——可以是不同的单位!

HTML

<div class="row">  <div class="column">Col one</div>  <div class="column">Col two</div>  <div class="column">Col three</div>  <div class="column">Col four</div></div>

CSS

.row { margin-left: -1em; }.row:after {  clear: both;  content: '';  display: block;}.column {  float: left;  margin-left: 1em;  min-height: 8em;  padding: 1em;  width: -webkit-calc(25% - 3em);  width: -moz-calc(25% - 3em);  width: calc(25% - 3em);}.column:nth-child(1) { background-color: #9df5ba; }.column:nth-child(2) { background-color: #9df5d7; }.column:nth-child(3) { background-color: #9df5f5; }.column:nth-child(4) { background-color: #9dd7f5; }

Demo

重新计算实际尺寸的能力是一个伟大的选择,但不幸的的是,我们仍然需要浮动,我们也需要列的容器为负外边距。同上,一个很棒的选择,但仍然有些瑕疵。

  • Firefox 4

  • Chrome 19

  • IE 9

  • Opera ?

  • Safari 6 (appears to be a little buggy)

Flexbox

伸缩布局盒是有特定配置行为的元素——有点像表格。这是真的吗?是的没错。表格的行为实际上相当棒,因为它的显示依据它的内容而变化。但现在已经不再使用表格布局,所以表格标签不是一个选项。 起初,伸缩盒看起来有待年复杂。有很多很难理解的属性,尤其像我这样不擅用英语演讲的人。幸运的是,Chirs Coyier写了一个关于伸缩盒的伟大指导,我必须提到。

HTML

<div class="row">  <div class="column">Col one</div>  <div class="column">Col two</div>  <div class="column">Col three</div>  <div class="column">Col four</div></div>

CSS

.row {    display: -webkit-flex;    -webkit-flex-direction: row;    -webkit-flex-wrap: nowrap;    -webkit-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    display: flex;    flex-direction: row;    flex-wrap: nowrap;    justify-content: space-between;}.column {    margin: 0.5em;    min-height: 8em;    padding: 1em;    width: 25%;}.column:nth-child(1) { background-color: #9df5ba; }.column:nth-child(2) { background-color: #9df5d7; }.column:nth-child(3) { background-color: #9df5f5; }.column:nth-child(4) { background-color: #9dd7f5; }

Demo

就这么简单!但……浏览器的支持不是很好。

  • Firefox 18

  • Chrome 21

  • IE 10

  • Opera 12.10

  • Safari 6.1

结论

尽管CSS3带来了许多新特性并且修复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在我看来,伸缩盒布局是用CSS创建弹性网格的唯一非hack方法。然而,不幸的是浏览器的支持表现平平。尽管如何,其他方法丰富了表现,所以他们是一个进步,并且他们有很好的浏览器支持。

原文:http://flippinawesome.org/2014/03/03/grids-in-css3/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