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酷壳
协程(coroutine)顾名思义就是“协作的例程”(co-operative routines)。跟具有操作系统概念的线程不一样,协程是在用户空间利用程序语言的语法语义就能实现逻辑上类似多任务的编程技巧。实际上协程的概念比线程还要早,按照 Knuth 的说法“子例程是协程的特例”,一个子例程就是一次子函数调用,那么实际上协程就是类函数一样的程序组件,你可以在一个线程里面轻松创建数十万个协程,就像数十万次函数调用一样。只不过子例程只有一个调用入口起始点,返回之后就结束了,而协程入口既可以是起始点,又可以从上一个返回点继续执行,也就是说协程之间可以通过 yield 方式转移执行权,对称(symmetric)、平级地调用对方,而不是像例程那样上下级调用关系。当然 Knuth 的“特例”指的是协程也可以模拟例程那样实现上下级调用关系,这就叫非对称协程(asymmetric coroutines)。
• 函数式编程
希望这篇浅显易懂的文章能让你感受到函数式编程的思想,就像OO编程,泛型编程,过程式编程一样,我们不用太纠结是不是我们的程序就是OO,就是functional的,我们重要的品味其中的味道。
单看这文章的标题,你可能会觉得好像没什么意思。你先别下这个结论,相信这篇文章会对你理解C语言有帮助。
当我们在生产线上用一台服务器来提供数据服务的时候,我会遇到如下的两个问题:
1)一台服务器的性能不足以提供足够的能力服务于所有的网络请求。
2)我们总是害怕我们的这台服务器停机,造成服务不可用或是数据丢失。
于是我们不得不对我们的服务器进行扩展,加入更多的机器来分担性能上的问题,以及来解决单点故障问题。
• 开发团队的效率
我之前写过一篇叫《加班与效率》的文章,从概念上说了一些我对“效率”的认识,但是那篇文章趋于概念化,对于一些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环境的同学来说,可能会觉得太抽象了。很早以前就想写一篇更具体一点的,可执行的文章与《加班与效率》这篇文章相辉映,并再把我两年前在杭州QCon上的那个“鼓吹工程师文化”的《建一支强大的小团队》的观点再加强一下。
这两天,在微博上表达了一下Code Review的重要性。因为翻看了阿里内部的Review Board上的记录,从上面发现Code Review做得好的是一些比较偏技术的团队,而偏业务的技术团队基本上没有看到Code Review的记录。当然,这并不能说没有记录他们就没有做Code Review,于是,我就问了一下以前在业务团队做过的同事有没有Code Review,他告诉我不但没有Code Review,而且他认为Code Review没用,因为....
Python的修饰器的英文名叫Decorator,当你看到这个英文名的时候,你可能会把其跟Design Pattern里的Decorator搞混了,其实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虽然好像,他们要干的事都很相似——都是想要对一个已有的模块做一些“修饰工作”,所谓修饰工作就是想给现有的模块加上一些小装饰(一些小功能,这些小功能可能好多模块都会用到),但又不让这个小装饰(小功能)侵入到原有的模块中的代码里去。但是OO的Decorator简直就是一场恶梦,不信你就去看看wikipedia上的词条(Decorator Pattern)里的UML图和那些代码,这就是我在《 从面向对象的设计模式看软件设计》“餐后甜点”一节中说的,OO鼓励了——“厚重地胶合和复杂层次”,也是《 如此理解面向对象编程》中所说的“OO的狂热者们非常害怕处理数据”,Decorator Pattern搞出来的代码简直就是OO的反面教程。
我是一个奔四的人了,编程就像登山一样,越往上爬人越少,所以,在我这个年纪还有想法,对编程还有热情的人不多了,基本上都是转Manager了。其实,什么职位,Title都是虚的,公司没了什么都没了,只有技术太是硬通货。而且,越是这个年纪还在玩编程玩技术的人,其实其经验和能力都是比较强的,都是中坚力量,如果还有其它这个年纪和我一样的人,求交往。
二维码又称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比如:字符,数字,日文,中文等等。这两天学习了一下二维码图片生成的相关细节,觉得这个玩意就是一个密码算法,在此写一这篇文章 ,揭露一下。供好学的人一同学习之。
华容道是一个有益的智力游戏,游戏规则不再赘述。用计算机求解华容道也是一道不错的编程练习题,为了寻求最少步数,求解程序一般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
伙伴分配的实质就是一种特殊的“分离适配”,即将内存按2的幂进行划分,相当于分离出若干个块大小一致的空闲链表,搜索该链表并给出同需求最佳匹配的大小。其优点是快速搜索合并(O(logN)时间复杂度)以及低外部碎片(最佳适配best-fit);其缺点是内部碎片,因为按2的幂划分块,如果碰上66单位大小,那么必须划分128单位大小的块。但若需求本身就按2的幂分配,比如可以先分配若干个内存池,在其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就很有吸引力了。
在编译理论中,通常将编译过程抽象为5个主要阶段:词法分析(Lexical Analysis),语法分析(Parsing),语义分析(Semantic Analysis),优化(Optimization),代码生成(Code Generation)。这5个阶段类似Unix管道模型,上一个阶段的输出作为下一个阶段的输入。
希望你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还是在公交车和地铁上正在上下班的时间,我希望我的这篇文章可以让你利用这段时间了解一门语言。当然,希望你不会因为看我的文章而错过站。
我想写一篇你可以在乘坐地铁或公交车上下班时就可以初步了解一门语言的文章。所以,下面的文章主要是以代码和注释为主。只需要你对C语言,Unix,Python有一点基础,我相信你会在30分钟左右读完并对Go语言有一些初步了解的。
几个小伙伴在考虑下面这个各个语言都会遇到的问题: 问题:设计一个命令行参数解析API。。。
在数据的世界里,我们看到了很多很牛,很强大也很有趣的案例。但是,数据就像一个王座一样,像征着一种权力和征服,但登上去的路途一样令人胆颤。
CPU cache一直是理解计算机体系架构的重要知识点,也是并发编程设计中的技术难点,而且相关参考资料如同过江之鲫,浩瀚繁星,阅之如临深渊,味同嚼蜡,三言两语难以入门。正好网上有人推荐了微软大牛Igor Ostrovsky一篇博文《漫游处理器缓存效应》,文章不仅仅用7个最简单的源码示例就将CPU cache的原理娓娓道来,还附加图表量化分析做数学上的佐证,个人感觉这种案例教学的切入方式绝对是俺的菜,故而忍不住贸然译之,以飨列位看官。
作为一名程序员,如果说沉迷一门编程语言算作一种乐趣的话,那么与此同时反过来去黑一门编程语言就是这种乐趣的升华。今天我们就来黑一把C语言,好好展示一下这门经典语言令人抓狂的一面。
本文介绍了类型的本质在于它所定义的操作以及操作之间的关系和不变式。类型的实现关键在于满足类型规范的要求,而具体实现是可以变化的,使用者和测试用例都应该只依赖于类型规范而不依赖于具体实现。函数式的类型实现往往和类型规范是直接对应的,简单通用,但可能有性能问题,而命令式的类型实现往往会引入复杂的内部数据结构,但是其优点是高效。这两种实现并不是完全互斥的,有时候可以将二者相结合达到简单与高效的结合。
• 加班与效率
认为加班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或是超越对手的手段,是一种相当 Ridiculous 的想法。这说明管理者们已经想不到自己公司的核心价值了。
近3天十大热文
- [49] WEB系统需要关注的一些点
- [48]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46] Go Reflect 性能
- [45] android 开发入门
- [45]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45]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45] Twitter/微博客的学习摘要
- [44] find命令的一点注意事项
- [43]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43] 关于恐惧的自白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