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查看专题: 内联汇编
最近在优化一段代码的过程中,用到了gcc的内联汇编。代码中有用到了许多全局变量,比如: char mi[10]={...}; 开始的时候,我对全局变量的取址是这样的: __asm__ (\"movq (%2, %1, 1 ), %0\" :\"=r\"(cookie) :\"r\"(index),\"r\"(mi) ); 在一个函数中使用这段代码,一条指令完成了对mi数组的访问,但同时也存在问题,即mi的地址会占用一个寄存器,mi的地址要在早先的时间内被装载到寄存器中(指令由编译器自动生成),同时,被mi占用的寄存器有些情况下不能被其他手工内联的汇编指令随便写入,编译器还没有那么智能帮你讲寄存器的内容保存好。 综上,使用这种方法会存在两方面问题: 1、使用至少两条指令来读取全局变量 2、正确性要小心呵护。
[ 共1篇文章 ][ 第1页/共1页 ][ 1 ]
近3天十大热文
-
[85] memory prefetch浅析
-
[53] 基本排序算法的PHP实现
-
[51] 深入浅出cassandra 4 数据一致性问
-
[50] 转载:cassandra读写性能原理分析
-
[43] MySQL半同步存在的问题
-
[41] 字符引用和空白字符
-
[40] javascript插入样式
-
[40] Inline Form Labels
-
[39] JS中如何判断字符串类型的数字
-
[38] 获取Dom元素的X/Y坐标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