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查看专题: 注意力
作为用研,我们经常在可用性测试时听到用户说:“啊?我没注意啊!”
一个操作后,页面弹出一个对话框告知用户操作成功,反馈够明显了吧?用户说:“啊?怎么没反应?”
一个为了用户操作便捷而设计的常用操作入口,简约的视觉与背景区别开来。可用户还是一次次冗余操作,问及则说:“啊?我没注意到啊!原来这个可以直接写说说的?!”
一个新功能上线,网站主页导航上新增了一个模块,改版够大了吧?用户说:“啊?我没看出有什么变化啊。”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设计师们就会抓狂:到底为什么啊?设计得这么明显,为什么用户看不见??
以人为本的设计,不能不考虑普通人在一般任务执行中的耐受力问题。因为人的精力有限,再强大的需求,无力去完成也是枉然。精力的有效转化率,是衡量交互设计品质的重点。 1.公式 精力一般由脑力和体力构成。针对互联网产品,脑力居前(非生产类网站的体力消耗很低)。而脑力的组成又分为注意力、理解力和记忆力。本文将尝试以注意力为例分析交互设计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注意力本身可以集中、分散和转移。集中一般出于明确的需求、潜在的兴趣;分散则由于信息干扰和不可控的时间;转移一般发生在需求探索阶段。 以网站信息结构内的各元素为单位,加上每个页面的所有视觉元素,可以得到网站总的注意力“项”。用户就是利用这些项去满足自己的需求,交互设计则是这些项的描绘者、组织者。如果假设注意力有限,那么每个项分享到的注意力应该是固定值。加上因为个体差异,兴趣和需求的等级不同,便得到了以下公式 注意力转化率计算公式 其中除了“需求强度”
[ 共2篇文章 ][ 第1页/共1页 ][ 1 ]
近3天十大热文
-
[61] memory prefetch浅析
-
[54] 转载:cassandra读写性能原理分析
-
[51] 深入浅出cassandra 4 数据一致性问
-
[44] MySQL半同步存在的问题
-
[41] 《web前端最佳实践》—高维护性css
-
[40] 获取Dom元素的X/Y坐标
-
[38] 字符引用和空白字符
-
[37] javascript插入样式
-
[37] 基本排序算法的PHP实现
-
[35] MySQL vs NoSQL 效率与成本之争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