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查看专题: BigPipe
所谓BigPipe,指的是Facebook开发的用来改善客户端响应速度的技术。本质上讲,其实它并不是新事物,原理上等同于Yahoo在Best Practices for Speeding Up Your Web Site里提出的Flush the Buffer Early,不过BigPipe的实现更灵活,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二。 我们平常浏览网页时的体验通常是串行的:浏览器发起请求,服务器收到后渲染页面,在此期间,浏览器除了等待别无选择。
FaceBook页面加载技术 试想这样一个场景,一个经常访问的网站,每次打开它的页面都要要花费6 秒;同时另外一个网站提供了相似的服务,但响应时间只需3 秒,那么你会如何选择呢?数据表明,如果用户打开一个网站,等待3~4 秒还没有任何反应,他们会变得急躁,焦虑,抱怨,甚至关闭网页并且不再访问,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所以,网页加载的速度十分重要,尤其对于拥有遍布全球的5亿用户的Facebook(全球最大的社交服务网站...
值得一提的是BigPipe是从微处理器的流水线中得到启发。然而,他们的流水线过程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例如,虽然大多数阶段BigPipe只能操作一次Pagelet,但有时多个Pagelets的CSS和JavaScript下载却可以同时运作,这类似于超标量微处理器。BigPipe另一个重要区别是,我们实现了从并行编程引入的“障碍”概念,所有的Pagelets要完成一个特定阶段,如多个Pagelet显示区,它们都可以进行进一步JavaScript下载和执行。
[ 共3篇文章 ][ 第1页/共1页 ][ 1 ]
近3天十大热文
-
[59] memory prefetch浅析
-
[55] 转载:cassandra读写性能原理分析
-
[50] 深入浅出cassandra 4 数据一致性问
-
[46] MySQL半同步存在的问题
-
[41] 获取Dom元素的X/Y坐标
-
[40] 《web前端最佳实践》—高维护性css
-
[39] javascript插入样式
-
[37] MySQL vs NoSQL 效率与成本之争
-
[37] 字符引用和空白字符
-
[36] 基本排序算法的PHP实现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