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查看专题: buffers
    现在的linux内核中对于缓存的管理都是以page的形式进行的,也就是说在系统底层只存在各种page,这些page保存在不同的tree 中,buffer这个概念实际上已经过时了,但是为了保持对过往系统的兼容性,linux内核中还保留了这个概念,并仍然用它来代表文件系统中的一些所谓的元数据,但是由于已经没有buffer了,那么free该怎么显示buffers呢?内核巧妙的利用了一个特性,那就是文件系统在读取元数据的时候一般都是通过它所对应的块设备来进行,也就是说元数据存储的page一般都是保存在块设备对应的tree中,而一般文件的page  cache则是保存在它的宿主文件的tree中。有了这个假设,我们就可以通过统计所有在块设备的tree上的page来得出系统的buffers数量。
    protocol buffers是google提供的一种将结构化数据进行序列化和反序列化的方法,其优点是语言中立,平台中立,可扩展性好,目前在google内部大量用于数据存储,通讯协议等方面。PB在功能上类似XML,但是序列化后的数据更小,解析更快,使用上更简单。用户只要按照proto语法在.proto文件中定义好数据的结构,就可以使用PB提供的工具(protoc)自动生成处理数据的代码,使用这些代码就能在程序中方便的通过各种数据流读写数据。PB目前支持Java, C++和Python3种语言。另外,PB还提供了很好的向后兼容,即旧版本的程序可以正常处理新版本的数据,新版本的程序也能正常处理旧版本的数据。
    我一直不太满意 google protocol buffers 的默认设计。为每个 message type 生成一大坨 C++ 代码让我很难受。而且官方没有提供 C 版本,第三方的 C 版本 也不让我满意。 这种设计很难让人做动态语言的 binding ,而大多数动态语言往往又没有强类型检查,采用生成代码的方式并没有特别的好处,反而有很大的性能损失(和通常做一个 bingding 库的方式比较)。比如官方的 Python 库,完全可以在运行时,根据协议,把那些函数生成出来,而不必用离线的工具生成代码。 去年的时候我曾经写过一个 lua 版本的库 。为了独立于官方版本,我甚至还用 lpeg 写了一个 .proto 文件的解析器。用了大约不到 100 行 lua 代码就可以解析出 .proto 文件内的协议内容。可以让 lua 库直接加载文本的协议描述文件。(这个东西这次帮了我大忙)
    在Windows系统中查看内存的使用情况很简单,想必大家都已经耳熟能详了,那么在linux系统如何查看内存使用情况呢?下面和大家分享在Linux下查看内存使用情况的free命令.
[ 共4篇文章 ][ 第1页/共1页 ][ 1 ]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