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2.0的社交网络浅析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网络就是江湖。
万法归宗――WEB2.0
2001年的秋天,格外萧瑟。
之前万分风光的互联网公司(dot-com)纷纷倒闭,仅靠“想法”支撑起来看似无比绚烂的互联网泡沫终于破灭,WEB1.0的时代彻底崩盘。毁灭往往是新生的开始,在这片万物寂寥的废墟之上,一面旗帜冉冉升起,以信息交互为核心的产业模式诞生了――WEB2.0的纪元由此开始。
WEB2.0的核心价值在于将无数处于终端结点通过信息交换的方式联系在一起。
相对于WEB1.0,WEB2.0的主要特征如下:
1、更加注重交互与分享
信息传播的互动性是WEB2.0与WEB1.0最大的差异。信息本身是及其脆弱的,只有通过载体(如书本)的语义传递(如教学)才能延续。在信息时代,由于网络终端的出现,“载体”已被弱化,“语义传递”成为唯一的关键。交互是双向的,双向即循环――天一生水,地六成之,生生不息。
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潜意识中会追寻“归属感”,而在互联网这样纷杂的环境中,“分享”(Share)便是渴望获得“认同感”最直接的宣泄方式。这也就不难解释基于个人关系的社交类产品天生会有极强的用户黏性。
2、用户参与网站内容制造
如果将WEB类产品上升到信息语义学的高度,与传统的艺术创作进行对比,便会发现:在传统艺术创作中,作者可以完全控制整个创作流程,最终成品的物理形态也是由作者自身的意识决定的,只有当观看者欣赏作品时,情感上的互动才开始启动,尽管作品的内涵映射会根据观看者的不同而发生转变,但从观者的角度来说,这种信息的接收仍然是被动的。
而在WEB产品中,由于浏览者的参与(如点击超链接、填写表单等),信息发布者无法完全控制整个信息传播过程,浏览者在与网站进行交互的同时,也参与了网站的建设,浏览者的角色性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这也就意味着,网站性质和定位的决策者已不仅仅是作者,浏览者也成为决定网站最终结果的因素之一。
有意思的是,由于网站面向群体的不可预测性,网站本身的发展也很难预测,甚至最终可能完全违背作者的初衷。这种交互方式的另一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于,不同的受众群体会对同一设计作品产生不同的情绪波动,而这种波动反过来也影响着用户的整个认知过程,形成整个认知循环体系。(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笔者的另一篇文章《新媒体艺术的分众性研究(一)》)
另外,个人信息的互动型传播,同样加速了信息本身的产出,在UGC模式为主导的社交类WEB产品中,尤为明显。
3、符合web标准的网站设计
WEB标准不是某一个标准,而是一系列标准的集合。网页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结构(Structure)、表现(Presentation)和行为(Behavior)。对应的标准也分三方面:结构化标准语言主要包括XHTML和XML,表现标准语言主要包?SS,行为标准主要包括对象模型(如W3C DOM)、ECMAScript等。这些标准大部分由W3C起草和发布,也有一些是其他标准组织制订的标准,比如ECMA(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的ECMAScript标准。(猛击查看更多)
符合web标准的设计,能大大减少网络带宽资源浪费,加快访问速度,而且对于用户和搜索引擎的支持也更加友好。
WEB2.0的出现,是互联网发展历程的里程碑,交互、开放、分享等产业思潮的普及,也预示着信息传播的人文化过渡即将开始――真正意义上的社交网络就此诞生。
什么是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 = 社交网络服务 = Social Network Service = SNS
如果把SNS产品回归到最原始的功能状态,社交网络就是“基于网络的社交工具”。因此,若按时间的维度来分析社交工具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E-mail→BBS→IM/BLOG→Twitter/Facebook
然而工具实为载体,“操作”这些工具的无形的“手”(服务功能),才是关键所在。
有意思的是,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之后发现,SNS的服务功能也经历了类似的4个阶段,如下图所示:
我们可以看到,社交网络的发展趋势是将线下的社会信息(人际关系关系、娱乐等)逐步转移到线上。
从社会学角度看,这种趋势最终将涉及“网络化民主”,进而将SNS本身转变为一种社会性工具,一旦发生这种转变,其结果往往是“政治性”的。正如某位业内人士分析的那样:“新的社会性工具将不断地被发明出来,而无论他们多么渺小,只要提升公共意识或群体协调,就一定会被用于政治手段,因为群体行动的自由天然就是政治性的。”(例如奥巴马利用Facebook竞选美国总统)
社交产品分类
在信息时代,社交网络的功能本质是:减轻信息的流动成本,降低人们获取信息的成本,即“降低管理和传递信息的成本”。从这个角度看,网络作为载体所维系的“关系”和载体所承载的“信息”就是SNS产品的核心。
除此之外,SNS产品很可能最终发展为服务型生态圈,前提是第三方产业支持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平台本身足够开放。另外,需要规避的最大风险在于如何保证个人用户真实信息的安全性。
让我们回归到产品本身吧:)面对琳琅满目的社会化网络产品,该如何划分呢――按功能?还是运营模式?
换一个思路,正如之前所说的,社交网络的核心是“关系”和“信息”,那么“关系”和“信息”的共性便是划分产品的最佳维度:人(用户)――用户的使用目的将直接决定产品的功能属性。
根据这点,大致可以将社交网络产品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用户以寻找信息为目的的产品。(代表:Twitter)
用户通过初级信息(Information 1)找到高质量的信息发布者(共同兴趣的朋友),通过Follow他们建立关系(Relationship),进而有目的地获取喜欢的信息(Information 2)。这里,“关系”起到了“信息筛选器”的作用,根本目的是为了保证终端接收到的信息质量以及接受信息过程的高效性。
第二类:用户以维护关系为目的的产品。(代表:Facebook)
用户为了维护和拓展关系而发布信息(如个人资料、BLOG、写真等),通过信息平台搜索感兴趣的内容或具体的人(如某个现实生活中朋友),最终根据这些内容找到发布者(包括其他相关信息的发布者),并加为好友(建立新联系),并很可能将这种线上的关系转移为现实的线下关系。
社交网络产品的功能模型
通过与其他业内朋友的交流,笔者设计了一个社交网络产品的功能模型,如图所示:
Me:终端个体,信息源,个人→发布信息(UGC)
Contact:关系→连接终端个体信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Group:团体,有影响力的大型个体→有标准地聚合特定信息和终端个体(终于找到组织了)
Public:公共信息→底层的信息平台,聚合所有类别的信息
Me→Contact→Group之间的联系一目了然,不多说了。Group是由Me聚合而来,不同的Group同样能够通过Public进行信息的互换。
这边有必要提一下Public(公共信息):
Me→Contact→Group作为线性关系链有个隐藏的风险――信息偏激。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人只是关注某一个类型的信息,而忽视其他信息(甚至是排斥),久而久之,信息摄取的单极化必然会导致价值观偏激,由此引发的认知摩擦(与其他信息体)很可能促使其更加倾向于某一类型的信息――信息流的马太效应。
Public(公共信息)就是为了限制这种现象的产生,平衡整个信息循环而存在的:通过推送(如热门推荐),让用户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其他维度的信息,利用信息本身的六度分隔,将这种消极影响逐级弱化。
后记
社交网络这潭活水为实太深,笔者在整理文章时倍感压力,由于能力有限,文中涉及到的内容还很肤浅,只望抛砖引玉,希望能与对此话题感兴趣的朋友一起交流。
再次感谢对本文提供大量帮助的在天、小柒、若颜。
建议继续学习:
- 数学之美:《社交网络》中Facemash算法分析 (阅读:5777)
- 社交网络学习笔记――微博篇 (阅读:2203)
- 社交网络语法:关于“Checkin” (阅读:2053)
- 基于知识链结构的社交网络 (阅读:1755)
- 社会化媒体的社交网络之路 (阅读:1562)
- 社交网络的自我实现及社交要素 (阅读:1161)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作者:Spark.尚公子 来源: Spark.尚公子
- 标签: 社交网络
- 发布时间:2010-12-15 22:45:49
- [55]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55]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4]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53] android 开发入门
- [52] Go Reflect 性能
- [52]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49]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49] 读书笔记-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 [38] 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
- [32]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