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设计思想 --> 关系战争:微博对阵社交网站

关系战争:微博对阵社交网站

浏览:1843次  出处信息

    SNS是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缩写,即社会化网络服务,不是社交网站。微博和社交网站都是服务的一种形式,把“微博”和“SNS”放在并列句里是严重和严肃的错误。

    微博是内容社区,内容是主战场,以新浪微博为代表,内容社区还有天涯、豆瓣。社交网站是关系社区,维护强弱连接,比如人人网。

    双向到单向

    社交网站是典型的建立在熟人基础之上的传统关系,有点那么像优士网的一度人脉,二度人脉。之所以说“像”,因为优士网是为了建立关系而建立关系。在个人看来,这样的关系缺乏根基,力量微乎其微。传统关系最大的特征是双向,没有双向,不是关系。

    微博带来了崭新的关系模型:有意思就关注,关注即确定了关系,不存在好友请求。新模型更切合传统社会里“真实”的关系,它反映了关系双方的强弱状况。对于社区而言,单向关系明显有两个好处:第一、降低门槛,不论是你获取内容,还是被关注的人获得影响力。第二、不存在包袱,没有面子和“被确定关系”的问题。

    价值、媒体与关系

    微博和其他内容社区相比,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价值传播(接受信息);第二、信息碎片化(发送信息);第三、以人为纽带(关系)。

    如果微博没有“转发”,那它将一文不值。转发有两种情况,一是你认为受用的东西,二是热点新闻。140字重要的不是我们在干什么,而是在想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必然得到大面积传播,这也是为什么微博从签名完成了质的升华与跨越。新闻不必多说。转发,为微博营造了价值气息和媒体的味道。

    信息碎片化,简讯将能以广播的形式传播(强化了媒体),满足现代人快节奏的需要,也迎合大众写文难的口味。也因为这样的形式,信息达成实时异步:新鲜出炉的信息自动推送到我们面前,无需任何点对点的守候。

    言论,或者说“语录”,反映着一个人的价值观与个性(对于品牌而言,则是它的内在文化)。以“人”为纽带,构建了微博的关系基础,也为将来的发展做铺垫。

    粘性

    关系社区里,熟人有多“熟”完全依赖于环境。时间上,比如进入大学以后,高中同学的强度立即降低,而且是大幅度大范围。进入社会后,高中关系甚至可能全军覆没。空间上,距离能产生美,没错,但大多数时候产生的是“距离”,心与心之间。

    现代社会,环境的变迁带给我们最大的麻烦依然是关系的转移。打个比方,进入新的环境,新人会加很多老同事为好友。这种情况下,不得不“成为好友”是你和对方都两难的选择,因为你们双方并不是真的了解。糟糕的是,一旦脱离以前的环境,读研,或是进入新的公司,那么,旧关系又将成为双方不得不维护的负担。

    社交网站当然促进了联系,增进了情谊。但是,社交网站搬到网上的不仅有传统社会关系,还有它的弊端。脸谱的群组功能和人人网的特别关注有助于我们人以群分,可这改变不了关系依赖环境的本质。社交网站开创了人们紧密相联的虚拟社会,但我们在现实世界里过活。

关注内容的学历差异

关注内容的学历差异

    就我个人所见,人们上微博更多关注的是:时事周边、事业爱好、密友。

    事实周边,是环境本身。我们关注“头条新闻”,在不同的城市关注不同的“××日报”。兴趣爱好,是个性,“本性难移”,在标签的辅助下,可以找到很多臭味相投的人(包括行业专家),他们发布信息更能引起我们的思考与共鸣。密友,比熟人更熟,比较稳定和亲切。

    此外,微博是开放的,不存在社交网站的封闭和隐私泄漏问题。开放还意味着我们可以自由地探索整个信息海洋,而不会受到关注对象的局限。微博上的话痨们得益于开放,更便于找寻志同道合之士(类似于“我的豆瓣”,不像人人网,仅有一张照片)。

    如此,微博依赖的是相对固定的元素,再加上其价值媒体导向,碎片化信息的简单高效,博文所蕴含独特的人格(和品牌)魅力,微博显然更胜一筹。

    不仅如此,已经可以直接聚合照片、视频、群和众多应用的新浪微博,一旦沉淀足够、时机成熟,大可以发力,把社交网站的展现形式差异化移植到微博,将之颠覆。

    参考资料

    01 人月神话 《谈谈微博》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a84550100nkm1.html

    02 李开复 《微博:社会化媒体趋势》 来自“新浪微博开发者大会”

建议继续学习:

  1. Twitter/微博客的学习摘要    (阅读:8619)
  2. 基于PECL OAuth打造微博应用    (阅读:4173)
  3. 微博进入肉搏时代    (阅读:4143)
  4. 给微博打上标签    (阅读:3969)
  5. 微博架构与平台安全演讲稿    (阅读:3857)
  6. 新浪微博开放平台初探    (阅读:3566)
  7. 从需求出发来看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关系模型与非关系模型概述    (阅读:3388)
  8. 构建可扩展的微博架构(qcon beijing 2010演讲)    (阅读:3251)
  9. 新浪的触顶与腾讯的逆袭    (阅读:3035)
  10. 背水一战的新浪    (阅读:3031)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前一篇:小议群组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