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奋斗 --> 天道酬勤 - 从头细数来时路(Eygle的职业生涯)

天道酬勤 - 从头细数来时路(Eygle的职业生涯)

浏览:1515次  出处信息
题记:年初的时候,应博文视点的周筠老师邀请,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个人历程的文章,后来收入了《Oracle DBA手记2》一书,现在,在这个年底,在即将逝去的2010年12月31日,我将这篇文章发表于此,与读者朋友们共勉。

眼就过了三十岁,想想小时候整天梦想着快点长大,现在看着儿子在屋子里跑来跑去,一切宛如梦幻。年纪渐长,随着那些在不同年龄段结下的挚友散落天涯,也就越来越少去表露自己,所有年少时的梦想,成长时的奋斗,挫折时之困惑,都渐渐学会了独自去承担,有时候觉得,男人的宽厚与沉稳,必须经过岁月与风霜,舍此别无他途。

想起毛姆在《刀锋》一书的扉页上引用《迦托-奥义书》的话:

         一把刀的锋刃很不容易越过,因此智者说得救之道是困难的。

每个人都会遇到自己的锋刃,每个人也都在不停地寻找自己的解救之道,然而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此。在于途中的欢喜忧愁、起伏跌宕,艰难困苦,则玉汝于成

而如果静下心来,回首想想来时之路,其实一切皆有因由。

 

阅读童年

关于童年的记忆,只有一些惊鸿片影还留在脑海里。

2岁以前的记忆早已经消失不见,那时候妈妈说还住在城市里,因为爸爸在粮库里面当临时工,所以那时候最熟悉的一个词是"扛麻袋",在很多年里,那是我脑海里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汇。当然那是一个相当辛苦的工作,而且是临时的,后来爸爸带着我们举家迁回农村,我的记忆从这时候开始。

 5岁左右时,开始上生产队的幼儿园,那时候叫"育红班",不收钱,妈妈说目的是腾出劳动力来去建设社会主义。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幼儿园发了一块绘有牛郎织女的手帕,挚爱不已,不记得在什么时候失去了。爸爸结婚前曾经参过军,在丹东服役,环境极其艰苦,也许正是艰苦的环境养成了父亲正直坚毅的性格。小时候家里有一个上锁的抽屉,在我的记忆里至为神秘,那里面有一本毛泽东选集、几枚子弹壳和毛主席像章,这些东西在那个年代再普通不过。父亲有一张在天安门广场的照片,是文革时串联到北京,据说在天安门广场的人山人海中望见毛主席挥手。那是我小时候知道的关于那个年代微弱的信息之一。

 当初回到村里时,据说村长排斥我们,指定了一块洼地给我们盖房子,父母都是倔强的人,有强烈的自尊,他们在那块土地上铺垫了很多泥土,盖起了2间土坯房,所有花费是200元,在那里我一直住到12岁。我仍然记得童年里,每次大雨,我都要和爸爸去外面淘水,以免水流到屋子里,然而于我来说,那时候获得更多的是快乐。房子很矮,所以记得小时候经常会爬上屋顶跳下来,可以安然无恙,除了被父母责备。

 在那间屋子里,我开始学习用田字格的纸张写字,爸爸说我写的字很秀气,从来不会超出格子,我想这正和我细致细腻的性格相映,而姐姐写的字就极大气,不是格子所能够束缚的。

从识字开始就爱上了读书,疯狂的阅读能够找到的一切带字的东西,我清晰地记得有一次病的厉害,爸爸带我到市里看病,出来以后问我要什么,我说要买书。最后买了一套2本5元钱的《薛仁贵征东》,那套书是我童年里最珍贵的礼物,至今仍存。展示一下这本书的封面,不知道是不是有读者会和我拥有类似的记忆e01.png


对于读书的爱好不知因何而起,也许是因为求知欲的自然而然的推动这种爱好让我总是自发的、不需要推动的去读书和学习,父母从来没有因为读书而责罚我

再后来在舅舅家发现了他订阅的杂志《新村》,就一本本借回来读,里面很多的楹联、典故、诗词至今还能够流利的背出。这些书几乎成为童年里最重要的知识读本。那时候常以昆明大观楼的"古今第一长联"作为朗读范本,有一次,一个亲戚偶然的教我朗诵岳飞的满江红,让我学会了什么叫抑扬顿挫,转承起合,在大学里我还以诗朗诵拿过奖状。

 当然后来也疯狂的迷恋上武侠小说,在小学三年级左右,金庸、古龙、梁羽生盛行,当时班上有个女生的哥哥买了很多书,我们就整天怂恿她偷来给我们看,每有新书到手,就是废寝忘食,毕读方休,那时候印象深刻的就是读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虽然确定性不能理解其中的复杂与人性,可是书中的爱恨情仇不可避免的让我们怦然心动。都说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可是真实的是,那些书成为了我们的启蒙读物。

在需要阅读时有书读是一种幸运,然而在需要阅读时无从得合适之书,实在是一种遗憾。

 

东北农村孩子关于学校的记忆一定和其他地方不同,那时候最痛苦的是干农活,家里的不算,记得小学拥有几十公顷的田地,而学生就是免费的劳动力,从除草到施肥、收割、扒苞米、装车运输都是我们的必修课,一般从春天开始就是无尽的劳动,除了学校还要帮助老师家干活,手上的老茧、血泡是常事,到冬天还有无尽的扫雪、砍柴、烧炉子等工作等着我们,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中。对繁重农活的恐惧进一步促使我去读书,试图通过这唯一的途径离开农村

 

中学之路

按照农村的习惯,小学毕业很多孩子就停止了学业,然后回家种田、放牛、养猪或者外出务工来赚钱,记得小学有个女同学在5年级时就辍学回家嫁了人,没两年就生了宝宝,那就是那个时代的农村。可是父母支持我们读书,小学毕业后继续到镇上的初中学习,中学离家里有12里山路,走路要一个小时,爸爸小时候就在这条路上来回奔走,日未出出行,夕阳下方归,到我的时候要好很多,爸爸四处借来一些零件,为我组装了一辆最简捷的自行车,难忘的在那条路上跋涉的岁月。一旦有大雨下时,路上就泥泞不堪,自行车也没办法行走,那时候就数着田垄将自行车藏到田里,放学再来找,记忆里非常多的瓢泼大雨,经常的浑身湿透。

 至于学习,由于语文偏好,一直都受到语文老师的偏爱,作文经常被作为范文在学校朗读,其他学科的学习就要相对差一些,虽然成绩也还是不错,通常在班里排在前几名,但是据说和县市里面的重点中学要相差很多。

在中学,学校里有一个小小的图书馆,那里的藏书成了我们整天觊觎的对象,可是当时的图书馆显然是一个摆设,不对学生开放,我只好辗转托老师去帮忙借书,唯一借到的一本是普希金的传记,然后开始了如饥似渴的阅读和大量的笔记摘录,虽然现在并不能记得太多,再次了解十二月党人也已经是大学时事了,但是普希金自由浪漫的风格深深的植入了我幼小的思绪。

在中学,也开始学绘画,一个深受爱戴的老师每天中午和假期义务的教我们大约十几个孩子,他第一次让我感受到了因材施教的意义。那时候,他根据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和特长来教授不同的画风,比如工笔,我就无法一根根去拉仕女的秀发。后来我学版画、篆刻和素描,作品还意外的在市里的展览上获奖。


一位好的教师会为我们的一生开启最宝贵的宝藏之门,回想起来,我总是心存感激。所以即便现在,在我自己很忙的情况下,我也总是会定时去回复邮箱里很多陌生朋友的来信,有时候写很多的话,总是希望,即便能有一句话对一个人产生良好的影响,那就值得我们的付出。

那时候,还开始写作的尝试,四处去投稿,期望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印刷品,也得了不少关于写作的奖状。有一次在北京读书的表哥回来,说在什么地方看到我写的东西获奖,对我进行了一番夸奖,当时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然而兴趣广泛、涉猎过多最终让我尝到了苦头,最惨痛的打击随中考而来。那时候一个老师说,你学的不错,估计复读一下考重点高中没问题。我当时不以为然,谁知中考前,得了严重的水痘,在家里闭门闷了很长时间才康复,父母说这影响了我的考试,第一年差了几分没有考取。那时候流行复读再考,浑浑噩噩中又浪费了一年时光,仍然没有考取重点高中。中考的失利是我那个幼小的年代经历的最大挫折,也让我认清了自己的能力,时时提醒自己为了成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于是又到了一次抉择的路口,当时的情况是,如果考取重点高中,那么你就相当于跨进了大学的门口,而如果落榜,最好回家种田,这一道门槛,至少有80%的人选择了放弃。而我几乎是没经过任何思考,就决定找一所普通高中,继续读书是父母和我的共同愿望。于是在离家近50里左右的另外一个镇上,找到了一所高中,开始住校学习。在这所学校里,我开始刻苦学习,并且第一次基本摆脱了学校里的农业劳动(这一点当时让我兴奋不已啊!)。

在学习上,我喜欢学文,但是升学率让我选择了理科,高中里,我仍然以语文出众,我曾经的梦想是成为一个作家,能够出版印着自己名字的图书。但是那时候仍然改不了兴趣广泛的毛病,又爱上了集邮、集火花、烟盒、糖纸,收集一切有点意思又不需要花费的东西;还爱上剪报,分门别类收集一切能够得到的有意思的报纸和文章。

高中毕业时,班主任也是最喜欢我的语文老师给我的评语是:博采众长,也应该学有所专!她跟我解释说:说明白点,将来你千万不要搞得样样精通,样样稀松。

这样的话同样对我影响至深,现在在工作上,技术方面,我一直极力在数据库技术方面做的专业,安身立命之后方能旁顾其他。

好的老师真的就是一所学校,感谢命运的眷顾,在人生每个重要的阶段,都有一些老师和话语能够指引我。

 

在学习中,父母从不干涉我的学习情况,他们一直以来从不曾更改的就是对我的无条件的支持。高中的成绩在班上一直在前三名左右,并不觉得太困难,只是在那个环境中不知道如何做的更好。一直没有停歇的是阅读,仍然不停的读一切能够找到的各种各样的图书。高中是动荡的三年,高一很快过去,高二开始文理分班,我被调整到另外一个班级,高三又更换了几乎所有的老师,直到最后那一年才知道什么是高考,几乎所有的面向高考的学习都是从那一年开始的,我所就读的普通高中,所有好的老师都部署在高三,所以直到那一年我才知道,前两年的时间几乎都是白白浪费掉了。

高三遇到的物理老师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当时的形象总是杂乱的头发,深陷的眼眶,乱糟糟的胡须,一本从不翻开的教案,一只粉笔。上课时可以随意的从任何一个章节开始讲起,精彩绝伦。在做高考模拟题讲解时,他总是能够端详一下就告诉我们答案,清晰的记得一次学生根据答案置疑他的推演,他就说:那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里的公式没有错,这里的计算没问题,那么就是答案出错了。他的自信与严谨一下子就交给了我,从那时候我明白,只要有严谨的思考,缜密的推演,就可以毫不置疑的相信自己,这一理念从那时候起就固化进我的脑海。

 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任何参考,父母对于高考的认识要比我们还少,在学校里胡乱做出了这一生最为重要的决定。第一志愿选择了北京的一所学校,没有考取;第二志愿是同桌选择了一个名字听起来不错的"昆明理工大学",好几个朋友都填了这个学校(当时我甚至不知道昆明之于东北是什么概念),后来就只有我一个人去了万里之外的这个第二故乡。

 

成长之途

大学使我第一次踏上万里之途,在那之前,自己没有离开家超过100里的地方,这次远足使我出山海关、经北京,南下两湖,继而登上了云贵高原,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诚然如此!这路途的艰辛自不足提,那时候从家里到学校要坐63个小时的火车,然而我从旅途中真正理解了山川之广大,人土风情之不同。记得当时火车经过溆浦站,第一次找到了屈原诗中的"入溆浦余

建议继续学习:

  1. 阿里巴巴离职DBA 35岁总结的职业生涯    (阅读:18196)
  2. 开发与研发    (阅读:10753)
  3. 如何成为一名黑客    (阅读:9628)
  4. 程序算法与人生选择    (阅读:8193)
  5. 给想当程序员的大二学生的建议    (阅读:7804)
  6. 学你妹的计算机!    (阅读:7233)
  7. 给实习生的建议    (阅读:6214)
  8. 技术人的发展路线总结    (阅读:5796)
  9. 降级论    (阅读:5605)
  10. 毕业后如何进大公司工作?    (阅读:5137)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2009 - 2025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