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JavaScript --> 前端代码之丑(3):蛋疼的压缩式写法
前端代码之丑(3):蛋疼的压缩式写法
浏览:2972次 出处信息
看到自己一年前的一段代码,囧:
function memoize(id, mod) {
cache[mod.uri = fullpath(mod.id = id)] = mod;
}典型的压缩式写法,看起来很高深莫测,实际上远不如直率表白:
function memoize(id, mod) {
mod.id = id;
mod.uri = fullpath(id);
cache[mod.uri] = mod;
}代码要简洁直白,不要为了压缩而导致晦涩。
建议继续学习: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前一篇:前端代码之丑(2):丑陋的条件语句
后一篇:渐进式的脚本加载 >>
文章信息
- 作者:lifesinger 来源: 岁月如歌
- 标签: 代码之丑 压缩式
- 发布时间:2011-01-20 22:40:29
建议继续学习
近3天十大热文
-
[879] WordPress插件开发 -- 在插件使用 -
[136] 解决 nginx 反向代理网页首尾出现神秘字 -
[57] 整理了一份招PHP高级工程师的面试题 -
[55] 如何保证一个程序在单台服务器上只有唯一实例( -
[55] 用 Jquery 模拟 select -
[55] 分享一个JQUERY颜色选择插件 -
[54] Innodb分表太多或者表分区太多,会导致内 -
[52] jQuery性能优化指南 -
[52] CloudSMS:免费匿名的云短信 -
[51] 海量小文件存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