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JavaScript --> 前端代码之丑(3):蛋疼的压缩式写法
前端代码之丑(3):蛋疼的压缩式写法
浏览:2537次 出处信息
看到自己一年前的一段代码,囧:
function memoize(id, mod) { cache[mod.uri = fullpath(mod.id = id)] = mod; }
典型的压缩式写法,看起来很高深莫测,实际上远不如直率表白:
function memoize(id, mod) { mod.id = id; mod.uri = fullpath(id); cache[mod.uri] = mod; }
代码要简洁直白,不要为了压缩而导致晦涩。
建议继续学习: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前一篇:前端代码之丑(2):丑陋的条件语句
后一篇:渐进式的脚本加载 >>
文章信息
- 作者:lifesinger 来源: 岁月如歌
- 标签: 代码之丑 压缩式
- 发布时间:2011-01-20 22:40:29
建议继续学习
近3天十大热文
-
[82] memory prefetch浅析
-
[55] 转载:cassandra读写性能原理分析
-
[52] 深入浅出cassandra 4 数据一致性问
-
[50] 基本排序算法的PHP实现
-
[46] 字符引用和空白字符
-
[42] Inline Form Labels
-
[41] MySQL半同步存在的问题
-
[41] 获取Dom元素的X/Y坐标
-
[41] JS中如何判断字符串类型的数字
-
[40] javascript插入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