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与运气
前几周跟运营同学开交流会,我说,我加入公司4年零6个月,这期间没拿出什么得意的作品来,十分惭愧。但环顾四周,4年半里还有哪些新创建的成功项目呢?博客算一个,词典算一个,公开课算一个。
似乎没了。
把眼光再放远一点,公司创立14年了。14年来除了游戏之外,还有哪些成功项目的光芒辐射至今呢?邮箱算一个,新闻算一个,跟帖算一个。
摊开一个巴掌,再竖起另一根食指。
2007年我带队报道上海车展,在上海分公司看见两张陈年海报,画满了公司产品。一瞥之下毛骨悚然。其中一张列出的大约50款产品,已经全部死亡,无一幸存,简直是暗杀名单。
我当时差点站在海报面前三鞠躬。
掐指一算,公司里大大小小的项目如果按五年存活率计算,约莫不超过百分之二十(对项目的定义非常宽泛)。如果按成功率计算,应该不超过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啊!做100个项目能有1个成功,一将功成万骨枯。
再看看别家,依然不计算游戏与无线的话,新浪的成功产品是新闻、博客、微博;搜狐的成功产品是新闻、视频。五十步不笑百步。如果大公司做项目都如此惨淡,更别提艰难创业了。互联网市场啊,一地都是炮灰,一地都是骨灰。
那天我跟运营同学说,我比你们多一些年龄和阅历,也多一些悲观情绪。做互联网的人很多都有理想主义,英雄情结,但有件事情是绕不过去的,即大部分互联网项目都不具备直接向用户收费的能力。这意味着我们能创造用户价值,但无法创造直接的商业价值,只能藉由广告的方式进行间接收费。
如果换成线下的生意,每一单都有现金回报,人家赚5个亿一年,你赚500万一年,也算是各有收获。但线上项目过度依赖广告,也就是依赖流量与品牌,必然凸出马太效应。人家一天500万UV,你一天5万UV,迟早会大鱼吃小鱼。最先突破“规模临界值”才能拿到足够的钱壮大自己,而后进者很可能颗粒无收,收支无法平衡,在服务质量上的差距越来越大,最后连这5万UV都把持不住。
互联网在同一领域的竞争,基本上是零和游戏,也是寡头政治。
如此看来,后进者唯一的机会就是发掘新的需求市场,用热情与敏捷来击退寡头的官僚体制。但大家掰着指头数数,从2008年到现在,排除游戏之后,还有几款基于web的新产品红红火火?
我在微博上说,web很大很大,但web上的新机会很少很少。
仅仅从其容量上来看,web的空间是无限的,给我们的幻想也是无限的。很抱歉,这只是你吸毒后的幻觉。如果泼上一盆凉水,你会注意到另一个事实,即用户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再直白点说,用户对网络投入的时间与耐心是有限的,他习惯使用的产品数量也是有限的。即便使用产品并无花费,学习和适应成本仍然令用户感到烦恼。因此用户往往是挑剔的,冷漠的,当他的注意力已经被足量的产品占据,新产品必须锐利到刺破心脏瓣膜,才能打动你――我亲爱的用户。
互联网在中国流行12年,大块的用户需求已被吞噬殆尽。用户固有习惯比寡头的规模更加可怕。新产品必须有三倍的体验优势,来命中用户的痛点,才能在他密密麻麻的网络行程中插进去一个新的使用习惯。这谈何容易。往往还在你憋气用力之际,用户便留下一句“有点意思,可还不够好”,回到了他的来处。
Web市场的进入门槛已经被抬高到了令人垂泪的地步。
两周前我写《天下大势》,细数10个上升期的产品市场。后来我跟运营同学交流,在白板上用黑笔写下这10个市场的名字,又用红笔画叉,意思是佳人虽娇媚,奈何我们亲近不得。比如微博、SNS、本地社区,已被寡头盘踞。比如B2C、团购、电商服务、视频、以及垂直社区中的购物与问答,我们没有独特的背景资源来支持。虽然以轻博客为代表的“个性化空间”大有可为,但这是公司战略级的动作,单个部门无力挺进。写到后来一黑板都是红叉……我每画一个叉,会议室里就是一片叹息之声,仿佛在开追悼会。
最后,我只在“移动应用”后面打了一个勾,表示此地尚有可为。
1、中国的Android与iOS设备大约只有2500万左右,五年内还有20倍的增长空间,而移动设备占据50%的上网时间指日可待。用户习惯尚未定型,新兴市场正待瓜分。
2、移动体验的特殊性,使得传统web产品的移植只能占据一小部分移动市场,还有大片的良田等候开垦。
3、移动应用注重轻盈,使得大团队与小团队可以同场竞技,难以依靠资源优势来建立壁垒,平等竞争,不拼蛮力。
4、活跃的应用市场摆脱了对推广能力的绝对依赖,口碑好的产品也有较大机会胜出。
5、移动应用强调个性、灵巧、敏捷,与大公司的官僚体制相悖,大公司除了移植部分原有的成功应用之外,基本上居于劣势,反倒是独立精锐的小团队咄咄逼人。
因此,凡在web端还没有取得成功,或者难以维持过往成功的所有项目、团队,都应该向移动端寻求转型。就算公司职务上转不过去,个人组队也要转这个弯。顺势而为则事半功倍。
我对此有一套悲观的言论,常讲给身边亲近的人听。我说,web市场的好项目很少,往往都是已经获得成功,已经占据用户注意力的产品。这些产品自己赚到大钱,比如说,1个亿,就会分出5000万来再开5个分支项目,希望能扩展这种成功。但之前提到过,新项目的成功率不足百分之一,相当于公司雇佣你(或者野心驱使你)向一个重机枪把守的阵地发起冲锋。冲过去的是英雄,倒下去的是炮灰。那百分之一的成功者又会掏钱出来,再开出更多的新项目去冲锋。
岂止PM是炮灰,这个产品行业里大部分的人都是炮灰。
和国外的web市场不一样,我们没有Facebook这样的良性生态环境,不能基于一套成熟的个人账户与关系网络去搭建产品,什么都得从头培育,则荒地难垦,富贵逼人,从头吸引用户注意力殊为不易。这就像中国的国土面积虽大,适合居住地区却少。与之类似的是web市场的好项目少,好公司更少,好公司好项目的好职位近乎于零――每个都被坐得死牢死牢的,哪里轮得到你。然则99.9%的空板凳齐刷刷指向重机枪阵地。
为了写周报,冲啊!
前些日子有一人评价我说,此君以前做媒体的时候还算是有点意思的,后来转去做什么狗屁产品,哗众取宠浪费生命。我本来想回他一贴,想了半天,无话可说。既然这个行业的新产品成功率这么低,甚至连存活率都这么低,有几个产品从业者能拍着胸脯说自己创造了足以沾沾自喜的市场价值?当初一腔热血地希望改变这个世界,在奇迹辈出的大时代留名,最后我们改变了什么?又留下了什么?
改变了写周报的技巧。
留下了许许多多篇周报。
渐渐觉得,当初投入产品行业时的浪漫情怀,都只是一团苍白的大麻烟雾。浮云,神马都是浮云。身边的墓碑是如此之多,市场成功者的灯塔又如此之少。大部分人正做着三五年后即将消失的产品,投入被预见为失败的残酷战争,且安慰自己说,至少我努力奋斗过,至少还积累了经验与技术。可这安慰随着年岁渐长,愈发微弱无力,弓身坐在电脑前的身姿,便如同吴刚伐桂。
向月亮挥挥手。
最近聊起一位故人,一位还算是成功的故人。我从他的成功中总结出来了一个道理,即雷军所说的“运气很重要”。什么叫运气?第一,它是你的天赋与个性;第二,它是你天赋与个性所对应的工作;第三,它是这份工作所处的市场与公司环境。换句话说,当你找到与天赋、个性完全匹配的工作,它恰好处在上升期的市场,公司又提供了必要的授权与资源,那么你就很容易成功。反之,若这三点中的任何一点不匹配,那么你就是个loser。
loser,loser,loser。
有此总结之后,我仔细地想了想自己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什么样的市场。转念之间,又面露自嘲之冷笑。就算我能看出大势所趋,难道还能改变自己的天赋与个性不成?命,这就是命运!跟随心之所趋的那些东西吧,不必为名利而战,而是为内心热爱而战。得,固天意;失亦无悔。
水手辛巴德,基于移动平台的大航海时代已经到来了。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作者:纯银 来源: 坏脾气的小肥
- 标签: 浮云 运气
- 发布时间:2011-05-30 13:56:22
- [54]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2] android 开发入门
- [52]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51]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49] Go Reflect 性能
- [49]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47]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46] 读书笔记-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 [37] 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
- [29]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