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E研究方法―ethnography(人种志)
人种志,ethnography,有人类画像的内涵,原为社会人类学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特定文化及社会搜集制作资料、纪录、评价,并以社会或人类学的理论,来解释此类观察结果的一种研究方法。
人种志的研究范围: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
人种志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观察法(参与性与非参与性观察法)、访谈和其他常见的问卷法;个案描述、比较法、归类法
人种志的研究过程:
-准备:确定研究焦点、目标、及问题;确定场所;发展fieldwork【1】中研究者的角色
将之前的研究理论与研究成果先暂时放下,直到在田野中发现其相关性时,再予以注意和重视;
人种志者进入田野应与研究场所中的人建立和睦的关系,其中有social map+spacial map+temporal map
-勾勒fieldwork:选择参与者、脉络及活动(含目标抽样)
目标抽样的时候,可以有以下几种取样方法:
-选择搜集资料的方法:主要包括互动性观察、访谈、人工制品的搜集、补充技巧运用和其他常见的问卷法等
每种方法可细分成较特定的技术,典型的人种志会采用多想法,即使用多种策略来确定一个策略收集的资料。
观察法:现场参与观察、精细的观察倾听、长时间收集资料、证实观察内容、观察显著事项、田野答记、反射性记录
深度访谈:获取被访者对某件事物的反应与思考方式,这里要注意访谈的问题类型、问题的质量、顺序、逻辑,做好访谈记录,不放过任何细节
―搜集人工制品,用以寻找、确认、分析、鉴定和解释
搜集个人或官方文件:社会群体参与者保存的书面、符号记录
物体:显示社会意义和价值的物件
-补充方法
视觉
分析非语言的沟通
焦点小组
深访
-分析资料:个案描述、比较法、归类法
-提出结论
人种志研究的优缺点
优点:
1、假设是动态的,结论是开放的
2、更容易获取新的见地与假设
3、可以建立切合实际的假设
4、比传统的方法更有意外的收获
5、具有延续性
缺点:
1、对人种志的研究员要求更高,需要接受技术的训练,观察者也常会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2、耗费大量的时间与金钱
3、记录冗长、量化不易
4、观察者会有感性和感情的投入
无法用数量表示、抽样程序的使用因人而异等问题,都是人种志面临的问题。但是,我们要辩证的看待这个问题,每种科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我们能做的只是在使用这个方法的时候尽量严谨,尽量让它的结果公信力高一些。这个方法可以注意的是:
1、延长田野工作的时间
2、运动多种方法策略
3、逐字记录参与者使用的语言
4、做低推论的描述
5、使用多位研究者
6、以机械记录材料
7、使用参与者提供的资料
8、由成员参与、检查
9、使用参与者评述
10、使用参与者负向个案
经典案例:
一、张同道的电影小人国: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3778273/
二、从1980-90年间Saunders对赌场和赌徒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表了多篇论文。比如Saunders12个月追踪和观察2个赌徒团队的行为,通过参加赌徒会议,私人面谈,一些非正式的聚会等多种途径观察。他总结并得出了一些宽泛的结论:赌徒在戒赌恢复成正常人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赌徒接受转变并恢复,或者拒绝转变。后来他的一些论文和观点也被用于一些研究赌徒戒赌心理治疗中。
现在想想,其实之前在参与life style china的项目中,已经用到了人种志的方法论,只不过当时自己一直以为这个就叫做深访, 没有去深究它背后的方法论,以上提到的所有的过程和注意的事项,似乎都在当时运用过了,现在只是想总结一下这个方法论,期望在后面的项目中(现在能想到的就是运用到群居卖家分析中)能够用得到。不像沙棘报告,也许到时候重点就是具体的某款产品或某几款产品的问题了。
另外,在IDEO的创新方法中,看到了Extreme User Interview,在这个研究理论背后,仍然有对极端样本的关注,想知道是为什么?!
【1】fieldwork: 人类学者周密地观察、记录、参与异文化的日常生活,他们从事的这些活动被称为“田野工作”(fieldwork),他们的方法也被称为“田野工作方法”
建议继续学习: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作者:lianyi 来源: Taobao UED Team
- 标签: UE 人种志
- 发布时间:2011-06-13 13:38:50
- [54]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2] android 开发入门
- [52]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51]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49] Go Reflect 性能
- [49]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47]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46] 读书笔记-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 [37] 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
- [29]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