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做产品的项目经验:立项、流程、文档
浏览:2770次 出处信息
▎关于立项
到目前为止,虽然我们只做了一个蝉游记,其实还做了另外四款App的设计,只是没时间研发,先搁着。
立项的过程是这样的,通常由我先提一个想法,跟大家聊聊;如果没遇到强烈反对,再跟几个亲朋好友聊聊。我心里有点底的时候,一边看同类产品一边出Axure原型——这很快,不会超过两天。但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发现想法不靠谱,便放弃了。
低保真原型画出来之后,蝉小队会挤成一坨,听我讲解,提提意见。如果没遇到强烈反对,就请UI设计师抽空出PSD,通常只出主页面,次要的小页面都不用管。
然后我把视觉稿拷到手机里,遇到熟人就掏出来给他看看,听听外人怎么评价。
对于新项目,我会倾向于设计好了之后“放一段时间”,而不是立刻上马。当然,也是我们没时间立刻投入研发。放一放会让想法渐渐成熟,也从外人那里得到更多反馈来改进设计。一款App在开始编码之前,可能已经大改过几次原型,修正了不少细节。
蝉游记采用同样的处理方式,经常把排期在半年后的模块先设计出来,放半年,反复改。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快速设计带来的冒失。对着一套成型的东西,才会有更细致的思考。想法需要快速转化成有说服力的原型,否则单凭拍脑袋拍出来的点子,没资格讨论做不做,上不上。
▎关于一个完整的版本流程
蝉游记的一个正常App版本迭代,通常用3-5周的时间。
版本计划里的小功能点由我直接定,大功能点要提前征询工程师的意见,走一遍原型评审。说是评审,其实是大家挤成一坨,听我讲解原型。讲完了没人反对,我便在Tower上把视觉任务排好日程,跟UI设计师确认好时间,设计师按着白纸黑字的排期出PSD(Tower真协作神器也)。
在新版本研发开动之前,我会准备好全部的PSD,版本计划在Tower上用蓝色标签标识出来。事先跟工程师约定好大概用几周时间,每研发完一个功能点,就在Tower勾掉,每天看Tower知进度,晨会都不用开。
如果按4周的版本迭代来计算,最初2周我在作下一个版本准备,从第3周开始,我介入测试,对着Tower上勾掉的蓝色标签一条条测,再把调试需求用红色标签记录下来。第3周会完成功能研发,预留1周半时间调试。新版本需求全部搞掂后,我用一整天的时间全面回归测试一轮,蝉小队接着全员测试一轮,通过之后提交。提交之后工程师到我旁边来,这时蓝色标签已经整理好了,对着Tower听我讲下一个版本计划。
善用tower.im,可以让项目有条不紊,清晰透明地推进。
▎关于文档
我有个观点,大公司里完备的产品文档其实没几个人看,主要是用于扯皮。“我在文档里写得很清楚,是你没有实现!”“你的需求和文档不一致,工期必须延后!”
蝉小队组建初期,还用DOC来记录需求,后来熟了,默契了,就大力简化流程。UI设计师对着低保真Axure原型出PSD,工程师则对着PSD编码。交互效果主要靠口头交流,简单的功能算法也口头交流,复杂的就作为一则功能点,在Tower上单列出来详细备注。
当然,这是特别默契的做法。
还在磨合期的时候,我会出一份更完整的草图原型,把交互效果,功能算法,设计思路都标注在上面,方便工程师建立对产品的整体印象。但我是懒得做原型动态效果的,标注全用文字,像黄色便签纸一样贴在草图旁边,佐以口头讲解。再后来,工程师对产品设计滚瓜烂熟了,就甩开原型直接看更直观的PSD,对应Tower上的功能点,一看就明白。
这样做的坏处是,缺乏完整的产品记录,一旦忘了什么立马傻眼。且慢……我还有一份特别详细的测试用例,单单App就列举了接近500个细碎的测试点。虽然它是用mindmanager写的,可读性特别差,绝逼只有我自己能看懂,但涵盖了绝大部分的功能点。当产品进入稳定期,正规期之后,对照着测试用例,很容易能整理出规范的产品文档来。在那之前,由于需求多变,在测试用例上直接修订会便捷得多。
▎关于tower.im
写到后面,我发现这篇文章基本上变成Tower的广告贴了。没错,我就是Tower的脑残粉。有人说它复制了那谁谁,然后我就得忍受极慢速度与英文界面去使用原版,以彰显我的道德优越感?别扯了。
用Tower有这么几个好处。第一是条理性特别强,任务被一条条分解出来,对应人头,对应日期,十分的清晰。
第二是弹性特别好,配合分项目、分组与标签,可以记录版本需求、调试意见、疑难问题、视觉排期、运营计划,不论啥玩意儿都可以装进去。
第三是进展特别透明,谁分配了多少任务,完成度如何,所有人都看得到。
适应Tower一段时间之后,每个人每天刷一下Tower,既知道自己做什么,也知道别人做什么。既能接受我安排的任务,也可以自己给自己下任务。因为所有的工作安排都平铺在上面,都有着明确的截止时间,很容易制定出合理的时间计划来。
但适应Tower有一个前提,你本身就得是一个很有条理性的人。Tower并不会改变你的工作方式,而是让你原有的工作条理变得更清晰,更透明,更有效率。如果你很少1、2、3地给自己下任务,给别人下任务,很少将任务分解成细颗粒度,也很少进行严格的时间规划,那是玩不转Tower的。而且我也不认为那样的人有提升效率的意愿和能力。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前一篇:关于原型设计的一些事
后一篇:与Google拼音的工程师聊聊中文滑行输入 >>
文章信息
- 作者:纯银 来源: 坏脾气的小肥
- 标签: 立项、流程、文档
- 发布时间:2013-06-25 13:53:38
近3天十大热文
- [54]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2] android 开发入门
- [52]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51]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50]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49] Go Reflect 性能
- [46]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46] 读书笔记-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 [36] 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
- [29]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