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JavaScript --> 前端代码之丑(3):蛋疼的压缩式写法
前端代码之丑(3):蛋疼的压缩式写法
浏览:2525次 出处信息
看到自己一年前的一段代码,囧:
function memoize(id, mod) { cache[mod.uri = fullpath(mod.id = id)] = mod; }
典型的压缩式写法,看起来很高深莫测,实际上远不如直率表白:
function memoize(id, mod) { mod.id = id; mod.uri = fullpath(id); cache[mod.uri] = mod; }
代码要简洁直白,不要为了压缩而导致晦涩。
建议继续学习: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前一篇:前端代码之丑(2):丑陋的条件语句
后一篇:渐进式的脚本加载 >>
文章信息
- 作者:lifesinger 来源: 岁月如歌
- 标签: 代码之丑 压缩式
- 发布时间:2011-01-20 22:40:29
建议继续学习
近3天十大热文
-
[72] Java开发岗位面试题归类汇总
-
[56]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55] android 开发入门
-
[55]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54]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3] find命令的一点注意事项
-
[53]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51]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49] Go Reflect 性能
-
[47] 关于恐惧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