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 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

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

浏览:2109次  出处信息

    6月4日至6月10日,短短5个交易日内,腾讯控股累积重挫15%,放量击穿年线,而同期香港恒生指数基本保持持平。拥有同时在线人数超过 1亿的QQ的腾讯是一个中国互联网的奇迹,而奇迹的背后,埋藏已久矛盾正蠢蠢欲动。本文将从另外一个角度审视腾讯――这家中国最成功的互联网企业,在成功的背后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1. 增长的动力

    作为中国互联网市值最高的公司,腾讯盈利的长期高速增长令人侧目,我更关注的是腾讯靠什么增长。从腾讯的财报里,我找到了一些线索。

    细读腾讯10年Q1的财报。总收入42.261亿元中,贡献最大的是,网络游戏收入20.236亿元,接近总收入的一半。其他增值服务,除了QQ空间由于QQ农场的拉动,业绩大幅提升外,其他业务增长均有限,个别业务还出现了下滑。

    网游占总收入的一半,说腾讯是一家网游公司一点也不为过。而为人所津津乐道的QQ会员、QQ秀等互联网增值服务,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赚钱。按照5亿活跃用户计算,平均每个用户每月花在QQ上的钱仅为1元左右。一个问题是:“真的有用户花钱买这些虚拟物品么?”。确实有,但是QQ秀这样的产品的模式和那个经典的“请速汇款到xxxx帐号”诈骗短信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要用户足够多,总会找到那些花钱买QQ秀的用户,而这些花钱买增值服务的用户始终只是整体用户中固定比率的一部分,对其他用户没有任何吸引力。

    image

    如果再把历年的QQ在线人数和腾讯的盈利放在一起,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腾讯的盈利和QQ在线人数成正比关系。在平均用户消费这样的关键指标上,腾讯10年没有进步。

    腾讯增长的核心动力来源于用户数目的增长,所以一旦用户数目增长停滞,其盈利增长也同样会停滞,这是腾讯成立近10年来前从未有过的情况。没有了盈利增长的预期支撑,目前40倍PE的腾讯相对于5倍PE的新浪,15倍左右PE的盛大、搜狐、网易,又有多少投资价值呢?

2. 一个不太成功的抄袭者

    image

    一些腾讯产品的logo,一个个logo就好像一颗颗钉子,死死把腾讯钉在抄袭的耻辱柱上。

    马化腾有一句话:“先做有把握的业务”。言外之意,先找有成功案例的产品抄,然后在利用QQ这个平台推广,这一直是腾讯的商业模式。腾讯的产品几乎都是抄出来的,这家公司可以在产品的细节里出点小花样,但骨子里就没有创新的意识,只有抄袭。靠着自己的用户,管它黑猫白猫,抄过来就是我的猫。

    有人说,腾讯有这么大用户群,既然抄过来就能成功,何必花力气去创新呢?那么,腾讯抄过的产品很成功么?数起来QQ抄ICQ、Soso抄百度、PaiPai 抄淘宝、QQ拼音抄搜狗拼音、QQ影音抄暴风影音、QQ旋风抄迅雷、QQ live抄PPlive、QQ游戏抄联众等等。除了联众自身问题被QQ游戏抢了No.1以外,其他的如百度、淘宝、搜狗拼音等等这些被抄腾讯抄过的产品无不仍然是市场的No.1。

    不难发现,只要产品有先发优势,并且用户数量过了一个阈值并且不犯大错,腾讯如何抄也只能做No.2,而且还是一个与No.1差距很大的No.2。腾讯有一些自主创新、并且的流行产品如QQ音乐,但这样的产品实在太少,况且QQ音乐本身还是打法律的擦边球。

    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结论:腾讯一点也不可怕,它抄袭成功的概率实在是太低了,抄出来的产品也没取得什么巨大的成绩。

3. 抄袭无罪?

    作为中国互联网的龙头企业,却背负着抄袭的恶名,腾讯,也从一个侧面展现了目前中国互联网行业的无奈。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腾讯,一直以来不但把抄袭的文化深深印在中国互联网上,也让同行业的创业者趋之若鹜。互联网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所有VC都会问创业者一个问题,如果腾讯抄袭了你的产品,你怎么和腾讯竞争。

    我不知道每个创业者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这个段子却反应出创业者的无奈,好容易的一个点子,就这样被腾讯抄了去,成了别人的嫁衣。如此说来,谁还愿意创新呢?谁有敢创新呢?

    在美国硅谷,最具创新力的都是小公司。而且小公司有一个很好的生态环境,好的小公司可以上市,稍微差一点的也能走被收购的道路。而腾讯的不收购+抄袭模式,无疑断送了小公司的路。

    一站式互联网生活,口气很大,自己不创新,抄了别人的,断别人后路。抄袭不是无罪,抄袭伤害的是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树的敌不是一个,是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

4. 被扭曲的创新

    只有没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才会整天拿用户体验说事――这句话是我送给腾讯的。

    随着iPhone的流行,用户体验这个词突然流行了起来,连BBS上的小白都会来一句“XX产品的用户体验太差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圈子里甚至达到了”用户体验决定产品一切”的境界。腾讯也是这种信仰的奉信者之一。一份被认为作者是马化腾的PPT里,马化腾对产品用户体验细节的纠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一点我深为佩服,而事实的另外一面是,它也反应了为什么腾讯的产品都是一样抄出来的――对于产品到底能为用户提供什么别人没有的新功能,到底能解决用户什么问题,到底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一笔带过。

    腾讯的产品,用户体验不容置疑的出色,但是创新可不仅仅是用户体验。一个花瓶它再漂亮,它还是一个花瓶。纵观整个IT界,能把用户体验作为核心竞争力的公司只有Apple 一家。而且,即使是Apple,它那公认的用户体验最佳的桌面操作系统MacOS X也在市场上被Windows轻松击败。为什么?除了用户体验,有模式创新,市场推广、合作伙伴、产业链建立等等太多的东西和产品的成败相关了。

    我听一名产品经理这样评价腾讯的团队:“腾讯的产品经理就好像罗马军团,没特别牛的,也没有特别差的。单个作战能力不行,团队作战能很强”。整齐的队伍,让腾讯的产品经理磨去了棱角,兢兢业业、按部就班的设计,也让腾讯的产品少了几分眼前一亮,多了几分似曾相似。

    这样一种被扭曲的创新,自上而下的渗透到了企业文化之中。创新,从何谈起?

5. 抄袭已死,创新当立

    现在,各位看官已经了解了腾讯的产品设计模式:抄袭 ->利用用户资源推广->对手收钱的服务我免费->通过QQ其他服务收钱。

    这样的模式颇为野蛮,只要产品能黏住用户,保持用户数量的增长,腾讯的这个模式也一直进行下去。但是现在,腾讯的用户数量接近峰值,继续像以前一样投入大量资源抄袭已经无法吸引新用户了,越来越长的产品线不但难以做到单项第一,也陷入两败俱伤的过渡竞争的境地。如何才能走出这样的死结?如何才能创造出新的价值让用户买单?

    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

6. 依然可怕的潜力

QQ.com凭借客户端的弹出式广告,流量超过了新浪。短短3年时间,凭借《穿越火线》和《地下城与勇士》,QQ的网游业务从无到有,超越盛大发展成了行业第一。QZone引入QQ农场之后,迅速占领了二三线城市的SNS市场。活跃用户超过了人人和开心。

    坐拥5亿活跃用户的腾讯,在用户关系、产品运营和关键技术开发上依然不可小觑。在Facebook流量超越Google,Twitter流量进入全球前15名的时候,SNS成为了互联网新的热点。而腾讯已经在用户关系上积累了超过10年,QZone的界面、功能,逐渐向Facebook靠拢。魄力拿掉腾讯滔滔,全新设计的腾讯微博也对新浪微博虎视眈眈,有条不紊的处于内测阶段。腾讯在SNS市场还大有可为。

    另外一个未来发展方向――移动互联网方面,QQ在手机客户端上的积累也暂时领先其他竞争对手,几乎成为所有手机必装的客户端。

    和抄袭泛滥的PC端不同,在SNS和移动互联网上,腾讯都有先发优势,如果保持住这种优势,潜心琢磨如何为用户创造价值,腾讯的潜力和机会依然巨大。

7. 总结

腾讯是一家网游公司。腾讯的盈利的增长与在线用户数量增长成正比。腾讯抄了很多产品,真正成功的没几个。抄袭让整个中国互联网失去了创新的动力。腾讯一直走抄袭->推广->免费打击对手->其他业务收费的模式。用户数量增长接近峰值,腾讯的旧模式难以为继。只有没有创新能力的公司,才会整天拿用户体验说事。腾讯不缺潜力,缺的是如何把潜力发挥出来。腾讯,到了该创新的时候了。

建议继续学习:

  1. 腾讯敏捷开发及快速迭代    (阅读:6623)
  2. 腾讯分析系统架构解析    (阅读:6565)
  3. 手机产品设计方向    (阅读:6500)
  4. 读腾讯大讲堂    (阅读:5065)
  5. 腾讯执行的感悟(安全方向)    (阅读:5122)
  6. Tencent-ISD组织架构    (阅读:4784)
  7. 大公司与风险管理    (阅读:4292)
  8. robbin谈管理:大公司体制内创新的困境    (阅读:3750)
  9. 新浪的触顶与腾讯的逆袭    (阅读:3067)
  10. 业界标竿・设计师的悲哀    (阅读:2936)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2009 - 2025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