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奋斗 --> 谈谈我的阅读经验――从刘瑜的一篇文章谈起

谈谈我的阅读经验――从刘瑜的一篇文章谈起

浏览:2827次  出处信息

    前段时间,与豆瓣网友伊卡洛斯聊,他问我是否有书推荐,书没推荐几本,文章倒是推荐了一篇《刘瑜的秘密书架:从经典到经验》,他看过之后感觉很好。其实,我第一次看也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索性就着刘瑜的文章,说说自己的阅读经验吧。在我看来,“读书”和“会读书”是两回事,如何才叫“会读书”,至少要保证几点,下面一一道来。

    首先,读书一定要有明确的目的性。此处的“目的性”,准确来说就是真正关心的问题,循着这些问题,在阅读中思考,才可以真正有所收获。我在大学阶段的阅读就是如此,收获也确实不小。刚进大学时,我四处听了许多讲座,有两点深刻的体会,第一是之前了解的关于政治、历史、社会的许多知识是假的虚的,第二是这些假的虚的说法,竟然可以伪装成堂而皇之的道理,甚至无法识破。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我认真读了不少思想史和历史的文本(尤其值得庆幸的是,读了很多原本,而不是后人的阐释),从此树立了对自由、对正义的信仰,比如明确知道了社会只有自由才能进步,人只有自由才能真正发挥出价值,我而不再纠缠于“自由、民主是否有益”之类的问题;另一方面,我有幸阅读了一些严肃的论著,并认真学了一点逻辑,真正知道了论述要如何展开,也领略了逻辑的威力,而且受益至今――面对一些言论,即便不了解所在的领域,却可以知道这是不对的,是胡说八道。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我没有真正关心的问题,或许仍然会花大量的时间在图书馆,然而其实只是“没有浪费时间”而已,充其量积累了一些谈资,绝无可能有这样多的收获。

    其次,读书一定要注重完善知识的结构,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同一个问题。我之前有疑惑,人脑的容量是有限的,看的东西越多,想的越多,脑子是不是越乱?但现代科学已经证明这不是一个问题:人脑的容量,其实远远大于所能吸收的信息;更重要的是,随着知识的增加,大脑中的知识结构也在不断变化,从平面到立体,到错综复杂的交联结构,同时这些知识的索引也日渐复杂高效,你可以通过更短的途径,找到想要的知识,也容易联系到更多的知识。我的朋友Jack曾说:会讲一个观点没什么了不起,面对质疑,问三问,问不倒,才真正了不起,才真正学会了。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完善知识的结构,因为你无法保证质疑会从哪个方面来。举个例子,我国历史教育中,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是割裂的,虽然两者都还算熟悉,但问你唐宋元明清大概是公元多少年,当时世界上发生了什么事情,估计许多人就答不上来了。在这样的前提下,夸赞中国古代如何如何先进就多少显得有点心虚:哪方面先进,领先哪些人多少年?更不用说在解释游牧民族入侵时,忽略关于几个低温阶段的气象知识,而仅仅解释为“朝廷腐败”了。相反,如果你能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气象等等知识结合起来,你对许多事件的判断就更为全面,说起话来也更有把握了。

    再次,对古人的书,古人说的话,一定不能“活学活用”。我们都知道,语言不能脱离语境单独存在,任何观点和论述,都是在一定前提下展开的。脱离了语境,脱离了前提,许多观点和论断就成了永远不会出错的万灵药――于丹可以用《论语》解释任何一切,但她未必知道(知道了也未必告诉她的信徒),孔子身处怎样的年代,他的话是什么情况下对什么人说的。或许大家觉得于丹的例子太极端,但这类例子其实并不少见,比如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动物”,其实是指人不能脱离公众生活而单独存在,却被理解为“搞权谋是理所当然的”,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其实是指“只有经过真正的思辨和质疑,我才真正成为本体论意义上的我”,却被理解为“如果我没有在想事情,我就不存在”。许多人读书,是希望找出古人的话,证明自己的正当性,但脱离语境、隔离前提来“引证”,其实是以讹传讹,放弃了求知的诚实,将自己的知识,建立在虚无的基础之上。

    最后,对古老的书,要有选择性的放弃,多读现在的书。现代科学进展一日千里,不但在专门化、精细化上进展神速,更重要的是,不少领域的知识在方法论和学科范式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许多前人通过总结个体经验,或者自己冥思苦想得出的结论,在现代的方法论和学科范式之前不值一提。这方面最明显的就是心理学,虽然这门学科是弗洛伊德开创的,但弗洛伊德五迷三道的理论,既无法证实也无法证伪,甚至在什么情况下要如何使用都难说清楚,只有在引入现代科学方法之后,可以通过实验复现之后,心理学才真正成为科学,得到了许多踏实的、普适性的结论(所以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公开课里说弗洛伊德的理论之于现代心理学,更像占星术之于天文学)。另一个例子是社会学,前人也许能通过冥想或内省,写出《情爱论》这样的论述,但真正幸福的情侣应当相似还是不相似,如果要相似,是要在哪些方面相似……这类问题其实不是严肃的哲学问题,而更像实证问题,可以通过大规模的数据采样,找到一般性规律,并精确分析,得到结论。相比之下,单纯“举个案”或者“举反例”的论证方法,显得太粗陋,也不能保证所举例子的典型性。

    或许有人会说,读书就图开心,自己高兴就好,何必想那么多。我想说的是,同样的事情,在不同的年龄段做,效果是大不一样的;纯粹图开心而读书,不妨等到一定年纪,条件齐备,又有大把闲暇时间,再做不迟。在这之前,在宝贵的时间里学会读书,再认真读点好书,对大多数人来说,恐怕是更合适的选择。

建议继续学习:

  1. 哪本书是对程序员最有影响、每个程序员都该阅读的书?    (阅读:13792)
  2. 阅读的价值之体验设计    (阅读:2285)
  3. 从移动设备的阅读体验谈起    (阅读:2145)
  4. 产品思考:分众    (阅读:1771)
  5. 移动设备阅读体验    (阅读:1748)
  6. 阅读好体验的准则:100% Easy-2-Read    (阅读:1789)
  7. 社会化资讯    (阅读:1397)
  8. 万般设计为阅读【译文】    (阅读:935)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2009 - 2025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