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千分位格式化谈JS性能优化
所谓的千分位形式,即从个位数起,每三位之间加一个逗号。例如“10,000”。针对这个需求,我起初写了这样一个函数:
// 方法一
function toThousands(num) {
var result = [ ], counter = 0;
num = (num || 0).toString().split('');
for (var i = num.length - 1; i >= 0; i--) {
counter++;
result.unshift(num[i]);
if (!(counter % 3) && i != 0) { result.unshift(','); }
}
return result.join('');
}方法一的执行过程就是把数字转换成字符串后,打散为数组,再从末尾开始,逐个把数组中的元素插入到新数组(result)的开头。每插入一个元素,counter就计一次数(加1),当counter为3的倍数时,就插入一个逗号,但是要注意开头(i为0时)不需要逗号。最后通过调用新数组的join方法得出最后结果。
方法一比较清晰易懂,也在项目中用了一段时间。但是直觉告诉我,它的性能并不好。
方法二——方法一的字符串版
// 方法二
function toThousands(num) {
var result = '', counter = 0;
num = (num || 0).toString();
for (var i = num.length - 1; i >= 0; i--) {
counter++;
result = num.charAt(i) + result;
if (!(counter % 3) && i != 0) { result = ',' + result; }
}
return result;
}方法二是方法一的改良版,不把字符串打散为数组,始终对字符串操作。
方法三——循环匹配末尾的三个数字
// 方法三
function toThousands(num) {
var num = (num || 0).toString(), re = /\d{3}$/, result = '';
while ( re.test(num) ) {
result = RegExp.lastMatch + result;
if (num !== RegExp.lastMatch) {
result = ',' + result;
num = RegExp.leftContext;
} else {
num = '';
break;
}
}
if (num) { result = num + result; }
return result;
}方法三是完全不同的算法,通过正则表达式循环匹配末尾的三个数字,每匹配一次,就把逗号和匹配到的内容插入到结果字符串的开头,然后把匹配目标(num)赋值为还没匹配的内容(RegExp.leftContext)。此外,还要注意:
如果数字的位数是3的倍数时,最后一次匹配到的内容肯定是三个数字,但是最前面的三个数字前不需要加逗号;
>如果数字的位数不是3的倍数,那num变量最后肯定会剩下1到2个数字,循环过后,要把剩余的数字插入到结果字符串的开头。
虽然方法三减少了循环次数(一次循环处理三个字符),但由于用到了正则表达式,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消耗。
方法四——方法三的字符串版
// 方法四
function toThousands(num) {
var num = (num || 0).toString(), result = '';
while (num.length > 3) {
result = ',' + num.slice(-3) + result;
num = num.slice(0, num.length - 3);
}
if (num) { result = num + result; }
return result;
}事实上,截取末尾三个字符的功能可以通过字符串类型的slice、substr或substring方法做到。这样就可以避免使用正则表达式。
方法五——分组合并法
// 方法五
function toThousands(num) {
var num = (num || 0).toString(), temp = num.length % 3;
switch (temp) {
case 1:
num = '00' + num;
break;
case 2:
num = '0' + num;
break;
}
return num.match(/\d{3}/g).join(',').replace(/^0+/, '');
}先把数字的位数补足为3的倍数,通过正则表达式,将其切割成每三个数字一个分组,再通过join方法添加逗号,最后还要把补的0移除。
方法六——懒人法
// 方法六
function toThousands(num) {
return (num || 0).toString().replace(/(\d)(?=(?:\d{3})+$)/g, '$1,');
}一直觉得这个格式化是可以通过一条正则表达式替换做出来的,但是需要用到断言等写法,无奈自己对这部分不太熟。Google了一下,还真找到了这么一条正则表达式,这估计是代码最短的实现。
测试结果
| 数字 | 执行5000次消耗的时间(ms) | |||||
|---|---|---|---|---|---|---|
| 方法一 | 方法二 | 方法三 | 方法四 | 方法五 | 方法六 | |
| 1 | 4 | 1 | 3 | 1 | 14 | 2 |
| 10 | 14 | 1 | 3 | 0 | 7 | 2 |
| 100 | 12 | 1 | 2 | 4 | 5 | 3 |
| 1000 | 13 | 2 | 3 | 2 | 9 | 5 |
| 10000 | 21 | 4 | 3 | 1 | 6 | 3 |
| 100000 | 21 | 3 | 2 | 1 | 5 | 6 |
方法一和方法二的强烈对比表明,字符串操作的效率比数组操作的效率要高得多;方法六的测试结果告诉我们,代码长短跟性能高低没有关系。方法四的综合性能是最好的(但为何num为100的时候,性能有所降低呢,这个实在不解),主要原因是:
对比方法一、二,每次操作3个字符而不是1个字符,减少循环次数;
对比方法三、五、六,没有使用正则表达式,减少了消耗。
最后,我选择了方法四作为最终的优化方案。各位读者如有更好的实现方法或改良意见,可以发表评论。
建议继续学习:
- Xvfb+YSlow+ShowSlow搭建前端性能测试框架 (阅读:55009)
- Go Reflect 性能 (阅读:13151)
- 30分钟3300%性能提升――python+memcached网页优化小记 (阅读:13112)
- 长连接(KeepAlive)在 http 连接中的性能影响 (阅读:8081)
- SQL vs NoSQL:数据库并发写入性能比拼 (阅读:7498)
- 服务器性能测试工具推荐 (阅读:7496)
- WEB性能测试工具推荐 (阅读:6523)
- 分析进程内存分配情况,解决程序性能问题 (阅读:6259)
- 由12306.cn谈谈网站性能技术 (阅读:5847)
- [调优] Squid 不同版本的性能对比 (阅读:5081)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作者:Heero's Blog 来源: Heero's Blog
- 标签: 千分位 性能
- 发布时间:2014-04-13 22:04:39
-
[917] WordPress插件开发 -- 在插件使用 -
[135] 解决 nginx 反向代理网页首尾出现神秘字 -
[54] 整理了一份招PHP高级工程师的面试题 -
[52] Innodb分表太多或者表分区太多,会导致内 -
[52] 海量小文件存储 -
[52] 如何保证一个程序在单台服务器上只有唯一实例( -
[51] 全站换域名时利用nginx和javascri -
[50] 用 Jquery 模拟 select -
[49] CloudSMS:免费匿名的云短信 -
[48] jQuery性能优化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