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互联网的中国管理模式
今天下午参加了公司举办的“你我争当管理专家”的演讲比赛,收获不少,一是克服了演讲恐惧症,完完整整的讲完了,二是看到了其他选手的精彩表演,过瘾,其中还认识了春平、明宏两位演讲实力超群的哥们,其中明宏还拿到了第一名,恭喜他!我的成绩也不赖,78.8分,21名拿了第6名,没给部门丢脸,虽然没能进入复赛,却足以向老大交差了,:)。要反思的是这次演讲策略有点保守,手势等肢体语言很少,语速太快,节奏没控制好,看来偶的演讲潜力还挺大,值得挖掘。
下面是我的演讲内容,分享给大家。
论互联网的中国管理模式
1995年,中国互联网商业化的元年。当中国有识之士还在忙碌铺设信息化之路时,美国的互联网已经风生水起,微软、Yahoo!等公司早已名满天下。
1999年,李彦宏看了50年国庆阅兵后,毅然回国,马云将他的十八罗汉从北京挪到了杭州,马化腾则带领着他的大学铁杆折腾起了OICQ。
2001年,中国互联网公司借机移动梦网,赚取了第一桶金。AOL、Yahoo!、eBay等国外巨头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正准备摩拳擦掌、大干一场。中国互联网公司和美国互联网公司终于有了一决雌雄的时机和道场,人们期待着最终的对决结果。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则让人大跌眼镜。那些乘兴而来的美国巨头们无一不败兴而归。
2003年,AOL告别与联想的失败联姻,第一次宣布退出中国。
2006年,eBay在整合易趣过程中不敌淘宝,以至马云接连骄傲的宣称,“我就是打着望远镜也找不到对手!”
2009年,Google 宣布退出中国内地市场。其创始人谢尔盖.布林愤怒的说道“从商业角度来考虑,进入中国市场纯属负面,它导致Google在世界其它地区名誉受损”。
与之接连相对应的,中国互联网公司则展现出来自己的信心与骄傲。
2004年,腾讯率先在香港上市,目前市值三千亿!
一年后,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他目前的市值有多少呢?百度一下,你也知道。
紧接着阿里巴巴也在香港上市,天下从此没有难做的生意。
我们不禁要询问一下,在中国市场,为什么国外互联网巨头没有将成功继续复制?而中国互联网公司却可以将成功到处粘贴?有人说是国外公司水土不服,外来的和尚难念经;有人说她们不了解中国国情,不了解中国网民的需要;更有人干脆就简单归纳――海龟就是干不过土鳖。虽说美国互联网公司水土不服,但如IBM、Intel、Cisco等通讯行业公司却在中国顺风顺水、风光无限;不了解国情可以学,不了解网民需求可以调研了解;至于海龟,张朝阳、李开复她们照样是撑起了一番天。
那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谁打败了这些巨头?答案是人,是中国人!因为是人把事情搞定的,把事业做起来的。但一个李彦宏打不过1000亿美金的Google,一个马化腾耗不过三十年的微软;一个马云也赢不了当时财大气粗的eBay。那打败她们的是谁呢?打败她们的是以创始人为核心的管理团队,打败她们的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中国哲学,打败她们的是有强大使命感的公司组织,打败他们的是中国互联网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互联网行业的特点就是开放、创新、多元。因为开放,所以信息透明,可以流动;因为创新,所以技术不断更新,不断革命;而因为多元,所以有差异,可以渗透到社会各个行业。这里面的差异性包括,国情政策、风俗习惯、上网设备、用户分布等等。诚然美国拥有当今最开放的互联网政策,最先进的信息化设备与技术、最成熟的网民人群基数,但如果以这些全副美国装备,直接生搬硬套的应用于中国,无异于当年蒋介石的整编74师。狭路相逢,中国互联网公司的佼佼者正是瞅准了这些差异性,勇者无惧的站立起来与之抗衡。她们往往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创始人个性和气质深深的影响着团队。例如桀骜不驯的马云却拥有极佳的商业嗅觉、风度翩翩的李彦宏对专注的坚定不移,低调凶猛的马化腾对用户体验的极致追求,这些创始人将她们的气质传染给了公司的每一个人。阿里人、百度人、腾讯人的无一不继承了创始人的气质并将其发扬光大。她们都是中国人,生在中国,了解中国,更知道中国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方式。
第二,建立扁平的学习型公司组织。没有事不关己、高垒深沟的部门墙,只有“胜则举杯相庆、败则拼死相救”的同心同德。没有跨越太平洋的电视电话会议,只有一线战士在前方直接召唤炮火。这个组织将学习的心态贯穿到整个公司运营,学习国内外一切先进技术和运营模式。山寨也好、模仿也罢,可以说是一直在学习,从未被超越!
第三,形成了有伟大使命感、责任感的公司制度。百度的’让人们最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腾讯的“通过互联网服务提升人类生活品质”、阿里巴巴的“促进开放、透明、分享、责任的新商业文明”,将这些使命写进公司规章制度,武装到公司的每一个成员当中,让每个同事都成为有战斗信念、有社会责任感的战士,哪怕人员更迭,哪怕内外风险,公司的这艘旗舰终将一往无前!
以上是我对中国互联网管理模式的解读。百度、腾讯、阿里就是中国管理模式在互联网领域的最佳实践,也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在发现中国管理模式的金蝶,我相信我们会成为伟大的智库,我相信我们会成为伟大的知识工作者,我相信中国管理模式在全球、在各行各业迅速崛起。各位兄弟姐妹们,让我们拥抱中国管理模式,立足中国,全球开拓,在大风大浪中崛起,在满载希望中腾飞!
建议继续学习:
- 技术人员的未来:做技术还是做管理? (阅读:7749)
- 为什么招不到人 (阅读:6138)
- 领导需要比下属更懂技术吗? (阅读:5283)
- 软件公司的两种管理方式 (阅读:4513)
- robbin谈管理:大公司体制内创新的困境 (阅读:3726)
- 如何管理程序猿 (阅读:3757)
- 一个小公司老板的日常管理,希望能让创业的朋友学到 (阅读:3300)
- 职业素养:如何管理好你的上级 (阅读:3245)
- 一个程序员的管理思考 (阅读:3079)
- 网络管理工具mtr (阅读:2916)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作者:ashnotes 来源: 阿石的日志
- 标签: 管理 管理模式
- 发布时间:2010-10-30 08:02:52
- [55]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3]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52]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52] android 开发入门
- [50] Go Reflect 性能
- [50]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48]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47] 读书笔记-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
- [36] 程序员技术练级攻略
- [29]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