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设计思想 --> 个性化与大路货

个性化与大路货

浏览:2088次  出处信息
6月初,美国新发了一款拍照APP,框架与Instagram类似但风格全然不同。我一看,立刻手拍大腿一声脆响。

    这事儿得从2009年说起。

    2009年三季度,那时我刚接手相册不久,跟同事聊天,提到手机拍照的分享不便,何不做一款专注于此的社交应用,并加入评论、digg等互动系统?

    这个想法在内部提过四五次,听者多沉默,不支持也不反对。再加上我的部门又没有移动应用的开发权限,遂不了了之。直到一年后看见Instagram,叹了口气,心想我之前的方向虽然没错,但缺乏对应的执行力,空想如屁。再说了,人Instagram的设计感与滤镜效果非我所能及,徒有构思无益。

    发出类似感慨的恐怕并不止我一人。2009年末我曾与索爱手机洽谈合作,看他们的新机演示,已经内置了类似的,手机拍照分享互动的应用。因为我从不关注索爱手机,也不知道后续如何,想来这“专为索爱手机用户服务”的应用,命运多蹇也在意料之中。

    2010年10月,Instagram横空出世了。最初我是它的忠实用户,很痴迷地玩了几个月后,又失望退出,只当做后期处理工具使用。在我看来它至少有三个缺陷:

    1、普通人两点一线的生活,缺乏值得记录的影像主题

    2、大部分相片缺乏文字注释,信息量稀薄

    3、基于前两点,评论质量很低,基本上是“好图”“真美”之类的口水话

    我对此的解决思路是放弃无约束的随手拍路线,通过预设拍摄主题,在特定的环境/情绪/事件下形成条件反射,触发用户拍照分享。强调情景关联会带来更多文字注释,以及更高的互动质量。而情景主题的粒度不能太宽泛,以至于缺乏感染力;也不能太狭窄,十天半个月都拍不了一张。

    大概是在4月,我提出了一套“情景拍照分享”的创新策划案,写好产品架构,再找几个朋友聊聊是否能合作开发。公司不可能支持如此前卫的项目,想干就得自己组队。第一个策划同伴说概念不错,但他本人不是典型用户,有点吃不准。第二个技术同伴觉得全无吸引力,不愿意加入。保险起见,也为了增强拉拢他的说服力,我做了10位用户的访谈,结果是8人没兴趣,2人有兴趣。如此低的支持率,只好放弃。其实我心里是不愿意放弃的――LBS刚出现时命中率还未必到1%呢,关键是产品够不够酷,第一批用户的内容产出是否有感染力。

    算了……别妄想了,“初期命中率较低”对组队是个致命打击。本来可信赖的同伴就少,还要认可这个创新项目,那是相当的艰难。譬如之前说“全无吸引力”的朋友,和我私交挺好,可人家也不能为了私交,牺牲两三个月的休息时间来帮我友情开发。我出两三万块钱没问题,人家看不上嘛。不谦虚地讲,我主动去拉的人都是业内精英,不太会干外包的活儿。如果找陌生的外包开发团队,我不懂技术,又怕是风险太大。

    这个时候,我就完全理解为什么FourSquare的创始人自学编程了。在拿出一个可用的原型之前,尤其在整个LBS市场被激活之前,到处去跟别人讲“签到、奖章”这些新奇概念,恐怕大家都当他是个疯子。个性化的新产品正是这样的――刚开始受众偏窄,组队时遇到知音不容易,再说在没有实例之前,也很难产生有效的感染力,空谈如屁。但我对编程的悟性确实是白痴级的,你请我去学编程,我还请你去练文笔写博客呢。人各有所长,不必强攻自己的短处。

    从此以后,我换了个角度,琢磨一些比较大路货的APP构思。大路货的意思不是雷同,而是符合大众的审美,能够被大多数人理解并接受。否则,小队同伴既可信赖,又舍得投入,还喜欢你的个性构思,那概率和买彩票有什么区别?最终只能以“求同”为基调,终于组队成功。(目前业余小队的第一弹已经完成了产品设计,开发进行中)

    对那个“主题拍照分享”终究是念念不忘。好似夜深时想着高树玛丽亚的倩影一般。

    上个月和一位同事闲谈,提起我的8个APP构思,她听完后评价,“情景拍照分享”最好。我很吃惊,说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它。她说我很喜欢啊,你一讲,我立刻想到会怎样怎样用,喜欢得不行,你快点做出来给我玩吧。我很沮丧,说没人和我一起干,尤其工程师都不喜欢,这种感性又个性的产品是没法靠一个概念去打动工程师的。

    又过了一个月,就在6月初,新发现之前提到的那款国外APP,宛然是“情景拍照分享”的路数,但自以为我的主题设置与产品框架更胜一筹。即便如此,它依然得到了国外科技媒体的报道,被评价为颇有新意。

    我的心情也颇为惨淡。

    很早之前我讲过一个观点,为什么中国互联网没有创新产品,最大的障碍出在教育上。创新的“与众不同”之处,一开始必然是孤独的,难找到对创意有共鸣,能一起承担风险的伙伴。因此创新产品需要的人数越多,达成共识也就越艰辛,做出产品来也就越发的不可能。最好是一两个人先把原型发布出来,有了用户与口碑以后,作品即是最好的招募启事。这必定需要全才、通才,一两个人搞定创意/架构/策划/交互/视觉/代码/推广/运营,而在中国的教育环境下,通才极为罕有。一旦创新产品必须的人数超过4人,你就不用组队了,你可以去买彩票了,反正成功的概率也是差不多的。

建议继续学习:

  1. 数据驱动销售――个性化推荐引擎    (阅读:2298)
  2. 只有算法的个性化推荐没有未来    (阅读:2368)
  3. 内容的个性化与信任感    (阅读:1723)
  4. 一起来看看淘宝首页的个性化    (阅读:1875)
  5. 个性化实时计算系统及其应用探索    (阅读:1616)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前一篇:服务设计小笔记
后一篇:叙词表 >>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