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查看专题: 社区
一次针对轻博客发展方向的探讨,仅作记录。 到底是博客,还是社区? 其实,这个产品没有一个本质或者唯一的答案,不能将其百分之百栓死在一个定位上,所以,绝对是博客,或者绝对是社区,或者绝对是媒体,都不正确。同问,豆瓣是书影音工具还是社区?微博是媒体还是社区?大众点评是查询美食的工具,还是挖掘草根力量点评美食的社区?无论说是前者,还是后者,都不能绝对。 轻博客朝着社区做?还是照着博客做?其实可以换一个问法。 有些人,把它当纯粹的记录工具来用。有些人,把它当做官方信息发布,对外宣传这个链接。有些人,不仅当做博客,而且展示作品给其他人,与其他人互动交流。那么,我们考虑一下,以上几种用法,哪一种对我们更有价值?或者说,对产品更有贡献?
作为互联网重度用户,从事草根互联网行业;关注互联网至今,见证了很多励志的互联网故事,在长期洗脑的氛围下,自然而然的有时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对互联网思考从未停止.(插一句,互联网绝对的草根行业,加入门槛太低,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几乎所有聪明的、投机的、浮躁的人参与的行业,每个人都怀抱改变世界的梦想,然后很大一部分人从来不懂 什么叫做社区,什么叫做流量生意,什么叫做因为爱所以爱,哎.+_+,这个抱怨和本文无关)
一个社区的风格究竟是运营方决定的,还是用户决定的?我自己有一个答案:运营方,而keso则偏向于认为是用户。后来我在微博上发出了这个问题,有一个回答得到了keso的认可:运营的风格决定了第一批用户,第一批用户则奠定了社区的风格。 这个答案有一定的道理,但我总觉得还有唠叨两句的必要。一个社区的风格形成,第一批用户自然很重要,但完全有可能因为第一批用户,这个社区就再也起不来了。 值得警惕的一点是,社区变成一个“IT社区”。虽然我个人是混迹于IT圈的,但我深知,IT的话题(除了苹果新手机发布这类的大事件),大部分话题是非常小众的——有太多看似从业IT的人下班后一点也没有兴趣再讨论这方面的事了。而通常做社区的人都出身互联网,在圈内或多或少有些人脉(或者知道一点圈内所谓的大拿),引导这批朋友进入一个社区,完全有可能把社区做成一个IT垂直领域。
做一个网络社区是越来越热门了,几乎到了“没有社会化因素”就不是一个好主意的地步。社区网站都侧重于“人”的存在,而细细分来,大约有这么三种用户。 第一种用户,按照我的一个友人的说法,就是“孔雀”型用户。这种用户通常属于名人或者某个圈子里的名人,有一定的号召力。一个孔雀型用户的登录,会带来更多的用户,好处显而易见。但孔雀型用户带来的另外一个特征也是社区运营者应该注意到的:TA通常把这个社区当成个人的秀场,摆弄自己的羽毛,以吸引更多的粉丝(围观者)。孔雀型用户其实对社交兴趣很低(不是没有),相对来说,TA更注重的是依托这个社区,把自己的ID锻造成一个有影响力的自媒体。 新浪微博凭借名人战略,吸引的就是大把的孔雀型用户。这类用户成为一个社区的主流之后,社区不再是社区,而成为一种媒体:社会化媒体(social media)。
最近跟的项目以及身边的产品,经常暴露出社区与媒体间的概念问题,让我困扰。前期跟已去腾讯的成语王子聊过这个话题,他对社区概念的梳理,对我的启发很大。之后,有机会跟一帮媒体出身的团队深入合作,再次加深了我对媒体与社区的认识。另外,我从来没看过其他牛人撰写的社区与媒体概念的产品文章,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总结自己的经验。
这篇文章全无深刻,只讲社区培育的一些常识。虽说是大路货,操作的时候也可能遗漏一些东西,我最近就在自检时发现了漏洞。惭愧。先说说什么是“社区”,互联网上尚无公认的定义。按我的看法,凡重视人际关系的内容产品,同时域内用户对整个用户群有较强的认同感,这就是社区。它有三个典型特征,第一是用户产出内容,第二是通过用户关系来加强内容的互动与产出,第三是有着约定俗成的社区文化。比如豆瓣,就同时满足这三点。网易跟...
楔子部门的技术经理某天晚上和我讨论。推荐(或者分享神马的)这个互动为什么在网易博客里做不起来?大的观点大家是一致的:人群原因。细细想来这其实触及到了社区的一些根本。网易博客的人群的确不适合,那么具体不适合的原因是什么?推荐这个动作产生的动机实际上有这几种: 1.我推荐给我的好朋友看。这种情形很常见,QQ密友群里经常可以见到大家分享最近的趣事。 2.我推荐和我兴趣一致的人看。这是垂直社区里的情况,推荐的...
记得四年前,我加入淘宝时,那时一天的交易额才3k万,现在一天交易额超过10亿,交易额增加了许多倍。我们能否继续保持这样的增长速度,或者增长更快?我们是否需要一些新的思路,来提供业务增长的动力。 我偶尔也在淘宝上购物,通过搜索引擎查找商品,出来一堆的卖家,在各个卖家中挑选商品,看每个卖家此商品的评价,看看前人购买过的人,是如何评价这个商品的,但是有时候我担心,此卖家有没有炒信用?因为有些评价信息,看起来...
我最喜欢做的产品,是突出“内容、互动与用户关系”的产品,比如说,社区。社区有两种,以公共版面为信息节点,比如论坛;或是以个人空间为信息节点,比如豆瓣。我青睐的自然是后者,因为在产品设计上的发挥空间比较大。相比起来,论坛就像阿米巴原虫一样单调而缺乏个性。但我一直没做出成功的社区,连让人“眼前一亮”都没做到。其中主观客观的原因,解释起来好像祥林嫂。所以不谈过去,只谈将来。站在用户的角度,怎样才会喜欢上...
话说到这里,惆怅万分。有时候我们不懂顺势的道理,有时候却根本无势可顺。这二者之间的区别在于,不同的职业目标需要借助不同的“势”。仅仅想升职加薪年入六位数?那容易,在哪里都不难做到。想做点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嘿,天底下哪里来这么多了不起的事情,大部分环境的优势未必多,短板未必少……倒是野心难以抑制,贪功冒进,逆水行舟的人如过江之鲫。事前未尝不知道此路崎岖,只是大道难觅,又见不得自己庸庸碌碌。
[ 共10篇文章 ][ 第1页/共1页 ][ 1 ]
近3天十大热文
- [67] Go Reflect 性能
- [67]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67]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61]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60]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59]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58] android 开发入门
- [56]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
- [49] 给自己的字体课(一)——英文字体基础
- [47] 界面设计速成
赞助商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