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设计思想 --> 调研是一桩体力活

调研是一桩体力活

浏览:1505次  出处信息
有一次,高巍在微博上提到我,说纯银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他并非自己产品的典型用户”。我很奇怪他是怎么得出这个结论的,不过,这句话是对的。叹口气,摊摊手。是的,我喜欢摄影,还买了4万多的器材,算是平生最大的一笔开销,但我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摄影社区用户。我对项目的热情更多来自于一个前媒体工作者对优质内容的追求。更糟糕的是,策划团队里也没有人是典型用户。这看上去令人惊恐――但是天知道,找到一个(哪怕是一个)既热爱摄影又谙熟策划的人是多难。如果大半个团队一定得是典型用户,以此为依据,我们大概可以砍掉国内85%的产品项目。不管你对产品有多么狂热,或是多么重视这份工作,发自内心地给自己添加一项生活爱好,还是烧钱的爱好,同学,基本上不可能的。

    在最近的一次部门月会上,我作了个自我检讨,提出“不够了解用户”是我们至今所有挫折的根源。恰逢新的策划运营团队组建完成,虽然新同事也不是典型用户,但你们必须去了解用户。我还放了句狠话,如果试用期满,你对用户还是隔岸观火一知半解,就只有离职一条路。因为技能是可以通过不断的磨练来提高的,但你半年都不够了解用户,只能证明两件事情:第一是缺乏了解用户的敏锐感,第二是缺乏了解用户的耐心。前者关于天赋,后者关于兴趣与个性,几乎都无法补救。所以你半年做不到的话,恐怕三五年后还是做不到。最好是另择高就。

    闻者无不动容。

    光给压力是不够的。下来有人请教我调研方法的事情,我讲了一点,又想了一下,发现刚才说的还是屁话。因为“敏锐感”这种事情,通常只有在自己也是典型用户的前提下才能实现。既然我和你们都不是典型用户,哪怕我说得头头是道,效果仅仅取决于“长期坚持”四个汉字。难,太难了。尤其是自恃聪明的人,总喜欢用智力去抄捷径,觉得笨蛋才干体力活呢。结果笨蛋坚持做半年一年的事情,你做半个月一个月,就觉得老子事半功倍了。同学,谬矣。没有任何用户调研工作是半个月一个月能做好的,也没有循序渐进,满足你智力优越感的修炼秘笈。正确的方式是将同一个朴素的方法做上一年两年,三年五年,随着时间积累,你对市场的把握也不断增进。

    因此,在这篇日志里,我懒得讲那些大路货的“方法技巧”。讲这些绝对正确,但你多半浅尝辄止的屁话有什么意思呢?我要板着脸记录下来,鞭策下属也鞭策自己的,是另一种自我监督的检验思路。在这些检验公式中得分越高,你这个人的靠谱程度越高。而类似于“我想法很多很棒”“我产品触感很强”“我特聪明”这样的自信,实战中往往是一个笑话,甚至是你前进的障碍。

    先从最重要的用户调研说起吧。如何检验你是否了解用户?不妨扪心自问。

    1、我在接受某个项目并开始策划之前,是否先访谈了不低于5个典型用户,最好是拿到一份不低于500个有效样本参与的问卷调查结果。【5分】

    2、我是否和不低于5个典型用户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交情”?真心把他们当做朋友,至少是经常来往的网友。【10分】

    3、我每周是否和典型用户在IM上聊天超过60分钟。【10分】

    4、我有没有加入2-3个典型用户的活跃的QQ群,每天挂在上面,看他们聊天,自己时不时地也参与进去。【20分】

    5、我是否加入一两个典型用户的活跃群组,或是论坛,每天至少登录浏览一次,最好是常常加入讨论。【20分】

    6、我每个月是否和典型用户当面打交道至少一次,最好是参与他们组织的线下活动。【20分】

    7、我每周是否去后台看一次用户反馈(哪怕不归我分管这事儿),至少认真看100条,回复20条。【5分】

    8、我每周是否把典型用户的常用流程完整走一遍,最好是用真实数据和真实关系来走,而不是测试心态。【10分】

    以上提到的典型用户不一定是自家的用户,也可能是人家的用户――这没关系,关键是在你的产品定位中典型不典型。而你从用户聊天发帖中得到的信息,自然也应该与你的产品紧密相关。那么,聪明了得的你,答案满分是100分,你能拿到多少分?

    接着再说说产品调研。看上去这像是一桩智力活吧,抱歉,还是体力活。由于产品性质太杂,我给不出评分公式,只能举例如下:

    比如你调查一个论坛,是否能通过发帖量统计找出5个最热门的版面,并浏览50帖?是否能去它的站务管理版面和用户反馈版面,再浏览50贴?是否能统计最热门版面第一页的平均浏览数与回复数,平均每周的新帖数?

    比如你调查POCO,是否能连续观测它每个分类下面每周的更新数,每个城市每周的活动数,每个分类第一页随机10张作品的平均点击评论数?是否能浏览100个首页推荐用户的个人空间,统计他们最常用的模板类型、颜色风格、人均发图数与好友数?是否能浏览100个活动,计算平均参与人数、费用、发图数,以及常见类型与地点?

    比如你调查模特,是否能按地区统计POCO、美空、淘女郎的全部模特数,再分别浏览50个POCO模特,50个美空模特,50个淘女郎,并对她们的发图数/好友数/浏览数/评论数等资料进行统计记录?

    比如你调查一个国外产品,是否能仔仔细细把它的帮助说明全部看一遍?

    我们如果想深入了解一款产品,不仅仅看它的设计特色,更重要的是从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出发,进行大量浏览,从而了解用户群特性,以及用户对于产品设计的行为反应。“大量”的意思是对一个站的一个模块而言,50起价,最好能做到100――看100贴,100图,100人,100个活动,以此类推。在观察之前首先分类计算内容总量,日均更新量;具体观察100个样本时,再记录有价值的行为数据与互动数据,转换为均值,同时统计常见的用户个性化设置。

    如此繁琐的过程,几乎算半个人肉计数器,当然是一件令人苦恼的体力活。但如果你这么做过,对于了解另一款产品的深入与可靠就会深有感悟。用户与竞品的调研水平决定策划运营团队的发挥水平,继而决定产品的升降曲线。按照我一直以来的管理习惯,会将竞品拆分给团队里的每个人,每人分三四个,专注于了解自己的辖区。然后在例会上不定时地通报最重要的调研结果,做到知识共享。这种分工应该是有效的,但调研是否可靠呢?唉,说不准。知易行难。

    如果一个无比正确的大道理,人人都能做到,天底下哪里来的loser。即便是不断鼓吹“观察用户行为重于设计特色”的我,大约也只能做到60分及格。还得不断鞭打自己。而我刚才提8个问题,举4个例子,也就是为了让每个人在鞭打自己的时候,找到一个下黑手的凭据:打多重,打多少下。不要给自己任何借口――什么我还不熟悉环境,我刚毕业,我没相机,我性情内向,我最近很忙,我找不到典型样本,统统都是借口。调研这条尘土飞扬的路上办法总比困难多。你当然可以逃避困难,麻痹自己,绕过上司的监督与责问。但如果对竞品和用户的了解不扎实,哪怕达芬奇转世,杨威利穿越,也不可能设计运营出优秀的产品。你就是个自命不凡的庸才!

    话虽然说得这么绝,考虑到不同的产品性质与个人偏好,有些人对有些产品确实就沉不下去,融不进去,耐不住性子,呜呼无可奈何。早点了解到这一点,早点换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其实也是好事。人生苦短,不必为了错误的落脚点消磨时光。或许,这些检验公式最大的价值就是帮助你下定跳槽的决心。

    我以前写过不少关于用户调研的心得,回头看,全是放屁。应以这一篇为准。

建议继续学习:

  1. 产品经理之聆听用户的声音    (阅读:1749)
  2. 修正调研数据 扩展使用限度    (阅读:1650)
  3. 用户调研之微软产品反应卡片    (阅读:900)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前一篇:UGC与高手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