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设计思想 --> 杂谈市场细分、奖章系统

杂谈市场细分、奖章系统

浏览:1419次  出处信息
    1、天花板

    我做摄影项目这几年,收到过不下10次忠告:你搞它干啥子?没意思啊,不如换点来劲的产品做。

    我问,为什么没意思?

    答,摄影是个小众行为,又没有盈利模式。

    我说,如果能掌握每年1亿张来自五湖四海的的摄影作品,挖掘其中的内容价值,这也没意思?

    答,那得多长时间啊,又能赚多少钱?没意思。

    于是我明白了,要不具备大众影响力(比如微博客),要不能赚到真金白银(比如B2C),一两年内达到二选一的效果才算是“有意思”。说法自然没错,可这么来劲的项目又有多少个呢?

    这么来劲的项目,我不去跟你们抢。

    而且我也觉得,做产品不应该这么功利。什么叫功利呢,就是把出名和赚钱放在第一位,还把出名和赚钱的目标定得很高,觉得不覆盖个上亿潜在用户,没有几十亿收入的市场潜力,就压根不值得自己去做。

    红海和蓝海的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再说人群越泛,对人群的把握越难;越是小众气味的东西,反而越容易摸清用户的脾性。市场在不断的细分之中,我选择项目的标准只有一个:能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影响力。相对来说,小市场的产品更容易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在大市场和小市场中间,我偏向小市场,大市场让给你们去喊打喊杀,在下含笑旁观……麻烦的是内部审核时也会问到同样的问题。这就不敢含笑了,恭恭敬敬答道:

    “在任何一个目标用户为千万级,并有一定内容辐射力的市场,都有不菲的影响力与商业价值可挖掘。重点不在于用户群是千万或亿万级,而是综合市场调研与自身实力评估,我们能否实现满意的规模与品牌价值。通常市场越热门,竞争越激烈,寻找大市场的突破口在我看来多数是投机行为――我自认为无此能耐,宁肯从小市场切入。相对于项目天花板的高低,我更在意拿下市场份额的把握。”

    这般刻板的陈述也能过关。

    只不过,做摄影社区的周期又长,天花板又偏低,没有一年内一鸣惊人的速战速胜,也没有振奋人心的华丽丽展望,当然不指望能受到重视。我理解。转身又想,是否田忌赛马更符合竞争的谋略?

    说实话,我是挺怕高举高打的,志向越远大,越不知道从何下手。举那些名人的例子没意思,你信,你就跟着学嘛,恕我不奉陪。学成了我请你吃饭。

    有时候黯然神伤地想,像豆瓣、时光这样的产品,放在大公司里大概是很难立项的,就算勉强立了项,因为受众面窄天花板低项目周期长,配给的资源会很有限,基本上也是死路一条。然而放在大公司外面,自己折腾了好几年,居然就红了,这时大公司怎么看待他们呢?嘿,赞不绝口,艳羡之情溢于言表。

    我有各种杂念。

    不过就算是田忌赛马吧,选择哪一个细分市场也颇费思量。这其实是个悖论。不投入一定的资源去尝试,怎能验证拿下细分市场的把握如何?但可选择的细分市场这么多,又看不准怎么投资才好。安全起见,最后还是“把钱存在银行里”,把资源调往大市场,真是一件挺考验商业智慧的事情。反倒是创业公司无逐鹿中原之志,放开手脚剑走偏锋,能做出独树一帜的产品气质来。有了这种气质,小市场也能星光闪耀,而大市场纵然血流成河,几年来份额几无变化,就像凡尔登绞肉机一样消磨掉无穷无尽的野心。

    2、奖章策划经验

    这周参与奖章策划,喏,当然就是模仿FourSquare的那个奖章系统。师母主策划,我来敲边鼓。

    首先列举获取条件,鸡零狗碎找了6大类,大概50个。

    然后整理用户角色,也是6大类,细分为18个角色状态。

    接下来逐个分析角色状态,用对应角色的用户情景去套获取条件,讨论出来了80多个奖章设定。

    “角色状态”只是第一个维度,把同样的奖章从“技术触发”的维度(共8类)再整理一次,便于向程序员讲解;最后从“时间周期”的维度再整理一次,分为“7天/30天/90天/180天/特殊获取方式”这五个周期,每个周期又拆出“普通用户可以获取/高级用户才能获取”等等筛选条件,分析不同类型用户是否能在不同使用周期得到适当的鼓励。

    整理过程用mindmanager记录,便于拖拽编辑,以及用图标来标注状态。

    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经验,估计有很多不成熟,待改进的地方。不过作为第一次策划奖章系统,还算流畅并且有条理,比简单的拍脑袋好。

    之前在微博看见有人留言说,奖章的主要目的是引导积极的用户行为。这目的当然没错,但如果仅仅是这样,略显得枯燥。鼓励用户行为的奖章是一种,在特殊情景下触发,给用户带来惊喜的趣味奖章又是另一种。二者之间的比例,我们暂时做到了4比1,接下来还想再增加趣味奖章的数量。

    3、从博客评论说起

    前些日子千鸟取消了RSS全文输出,希望得到更多的博客评论;白鸦反其道行之,干脆关闭了博客评论,原因是见不得评论质量太低。两件事一时间成为小圈子里的话题。

    其实,他们俩的感受我都有。只是这事儿怎么做都没用,博客形态天然决定了评论的平均质量不高。日志不像论坛帖子,前者被明显地划分为了“作者”与“读者”的关系,评论附着在作者的文章下面,成为正文的附属信息;后者则是对等讨论的关系,回帖与主贴一道融合为阅读的主体。换句话说,博客评论相当于为作者脸上贴金,论坛回帖则是与作者共同创造内容,互动体验差异悬殊,以至于高水准用户去别人家博客留言的动力不足,乐意评论的则多是“好文”“学习了”“谢谢博主分享”等到此一游式的便签。

    并非无话可讲,只是此地不宜。

    两年前,我对博客评论的态度极为苛刻,凡是口水评论统统都要删掉,言之无物的一条不留(章行惊呼“你真变态”)。后来删累了,无可奈何,发现评论质量并不因此而上升,也就听之任之。

    认认真真地写产品博客大约是在2008年初,刚从媒体管理转型产品设计,把工作心得顺手做一份记录,2009年刚调岗那阵子工作量大减,更有时间舞文弄墨。结果无心插柳,未料到写博客竟然成了这一年多来主要的成就感来源,按照现在的速度增长下去,明年3月末应该就可以突破2000个Google Reader订阅数了吧。

    自打2007年中写第一篇关于Web2.0的产品研究日志,自以为会红,结果根本没人搭理开始,就觉悟到我的文字过于干燥,内容又长,又不时髦,又不到处推广自己,标题还取得很烂,基本上是不可能红了。自我安慰说,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嘛,总比推到xx首页,几万次点击几百条傻逼评论来得好。话虽如此,2009年下半年还是很绝望。那时发篇日志点击才一百多,评论数经常为零。我在杂念中含泪咆哮道:“没人来看我的文章,我不写了,老子停业不写了!”每次这么一嚎,就有十几个人从Google Reader跑来安慰我说,写嘛,继续写嘛,我们爱看。给我打一针提神药水,于是又接着写。

    熬了整整半年,到2009年底,隔夜的新日志也能有一百多点击了。我不贪心,新日志发出来第二天能有两三百点击,四五条评论,就已经很满足。

    这个目标又用了半年多才实现。

    所幸在写博客这件事情上,我还算坚持不懈(写了三年),慢吞吞地涨啊涨啊,现在一篇日志最少有五六百点击,平均能上一千。有意思的是通常我在博客里夸一夸谁,只要不是大公司的大佬,隔不了多久他就能知道此事并找我打个招呼。屡试不爽,好像隔空喊话一般。这样的话……我一直最喜欢高树玛丽亚老师的作品了。

    高树老师,您听见了吗?

建议继续学习:

  1. 产品三俗    (阅读:1641)
QQ技术交流群:445447336,欢迎加入!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