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的绑架
一个勤劳的人,干活的时间长,干的事情自然多;一个聪明的人,善于学习,会干的事情当然不少;一个热心肠的人,天南海北的事情经常从天而降……于是我非常非常忙。但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总是有限的,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少做几件事情,少就是多。
现在我主攻天使投资。好友曾问过,你一直要求别人专注,你为什么要投资了十多家公司呢?我愣住了,当时还是不愿意承认,就开始辩解:我专注呀,我非常专注,我专注天使投资,而且我只投资自己非常熟悉的三个小领域,比如移动互联网、电子商务等。我反复问我自己:我专注吗?
少就是多,的确知易行难,但我今天明白了,我今天就开始。(1) 可投可不投的项目坚决不投;(2) 可管可不管的事情坚决不管;(3) 可开可不开的会坚决不参加;(4) 当然,牛人创业的事一定要掺和,为朋友为兄弟无论多累还是要两肋插刀!
――――――――――――――――――――
看完之后,乐不可支。雷军真是可爱死了。一个像他这样身份地位的人,会公开讲:“少就是多,的确知易行难,但我今天明白了,我今天就开始。”坦诚得令人敬佩。我这辈子听见无数人用装逼腔去指点别人――少就是多。其实我自己也干过这事儿。但做起来谈何容易。容易的是什么呢?当然是装逼嘛。
就像知道是一回事,做到是另一回事。用装逼腔去指点江山是一回事,自己身体力行地实践它是另一回事。如果听几句发人深省的大道理,就开光了,社会上怎么还有这么多loser。在多大程度上知行合一,决定了你的成就。
比如说,先人后事。
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先安排好适当的人,再去做适当的事。听起来很有道理。尤其对于互联网行业来说,人才,毫无疑问是最宝贵的资源。当你组建了一支能征善战,各方面实力均衡的团队,在他们擅长的领域内,自然势如破竹。对此诠释,就算是头猪恐怕都会挥起四个蹄子来欢呼:正确正确,深刻深刻!
但我很怀疑,天底下能做到这一点的主管有没有10%。
如果没招揽到适当的人,又有在压力下不得不去做的事,最后往往骗自己说,我在摸着石头过河。又骗自己说,只要方向正确,随着项目慢慢发展起来,人才总是能找到的。还有些傲慢的家伙,心想老子英明神武,大不了身兼数职,照样能推动项目滚滚前进。
我又很怀疑,像这样去想的主管,项目成功的概率有没有10%。
这个行业的招聘环境一直处于两极分化。一边是成千上万的求职者大哭工作难找,成千上万的基层员工大骂升迁无望;另一边是成千上万的公司抱怨说人才难求。就我所见,还没有哪家公司不说招聘难的。有的主管一提起招聘这事儿,眼圈都红了。总之不论公司大小,薪酬高低,凭空认为自己一定可以组建一支怎样怎样的团队,基本上是在做梦。一个中基层管理职位招一两年还不满意的情况也不鲜见。
如何才不算是“凭空臆测”呢?
第一,你有深厚的人脉关系,靠关系圈能搞定想要的人才。
第二,你背后有一个强大的HR部门,给予你可靠的专注的支持。
如果不具备这两点之一,招聘必然带有极大的随机性。这个时候你贸然起事,某些核心的岗位空缺,多半要一败涂地;某些必备的岗位空缺,多半造成木桶效应,一路走得歪歪斜斜。
有个故人,曾经想组建一支强于创意的团队,通过创新的方式去打败对手。思路上很难置评,但完全不具备招揽创意人才的手段。结果是一群不怎么有创意的人,天天做着高强度的重复性工作,并且追随着“创新、革命”这样的战略旗帜,常常把新点子和与众不同当作KPI。收效可想而知。
有次我跟他谈及此事,他说,唉行政部很烦啊,对我们限制太大,不能营造一个鼓励创意发挥的办公环境,你瞧人家Google……我当场打了一个嗝,心想,你瞧瞧人家Google的招聘方式!人家招到的是什么人,咱们这里是什么人!
先人后事,知易行难,人人有份。比如策划一个方案时,必须先考虑交互设计的风格与水平;做交互设计时,必须先考虑视觉设计的风格与水平,还得兼顾前端开发的人力。我见过有人指着Google产品跟视觉说,就跟它走!设计师当场猛翻白眼。也见过自诩为专业人士,交互上设计得极其细腻,结果人力匮乏的前端工程师多花了个把月时间开发调试,却多带不来一个UV。提案者还委屈难平:都怪你们拖老子后腿。
更糟糕的情况往往发生在项目经理以及中高层主管身上。我没有一些过硬的策划人员,却硬要做设计上有难度的产品。我没有一些优秀的设计师,却硬要做依赖于视觉风格的产品。我没有相关领域的运营专家,却硬要搞个大社区出来。我没有足够的开发人力,却硬要向业内最时髦的产品看齐。我没有经验丰富的营销人才,却硬要跟风上电子商务项目。我没有视野开阔思维灵活、擅长反省总结的团队,却硬要去玩模式上的创新。Why?
因为我有一些了不起的想法……因为此事确有必要……因为业绩压力很大……因为我觉得自己很牛逼以一抵十……因为我相信睡一觉起来明天会更好……
大多数主管决定做一件事情,往往不会去分析成事的人力条件,从团队的角度去判断操作可行性,而是陶醉在这个事情本身的前景里边,不愿意迁就现实,而是雄心勃勃地去战胜人力资源。人嘛,总归是能找到的,中国人口众多,关键在于项目有没有搞头。然而互联网上大多数的挫折都源于项目需求与人力供给之间的落差。落差越大,死得越惨。不论大公司或小公司,项目方案是否惊天动地,个人能力是否震古烁今,都能套上这个逻辑公式。
项目在哀乐中徐徐启动了。很快,主管就能发觉进展不尽人意,进而发觉现有成员在数量和经验上无法支撑项目勇猛精进。怎么办?第一反应是鞭策下属快点提升自己,焕发生命潜能,你要是有本事快速改造一支团队,不如西渡去西太平洋大学出任博士导师。那怎么办?第二反应当然是加强招聘,但不具备我之前提到那两点条件的话,招聘就是台拉斯维加斯的吃角子老虎机。苍天,这该咋整啊?
答案是三个字:拖,熬,等。天天问自己:这个世界会好吗?天天盼着下属快点成长起来,上级快点批准更多的名额,简历雪片般飞进邮箱。并且在不顺利与无奈何之间,咬牙推着沉重的项目艰难向前,额头上爆出数根青筋,经常觉得自己是擎天神阿特拉斯转世……时间就这样一个月,一个月地过去了。有的人很幸运,终于拖/熬/等到了足够的人力配置,项目也顺畅地跑了起来。大多数不那么幸运的人,在缓慢的步伐,不断的挫折里消磨自己的岁月。一开始可能是放不下幻想中的成功诱惑,到最后,却往往只是放不下自己这些年来的投入。
如果放下,那这半年,一年,两三年来的心血岂不是付诸流水?岂不被人嘲笑,岂不灰头土脸从头开始?
壮士断腕,是真的要砍掉一只手的,不然还算什么壮士。砍不下去的人,于是就被项目绑架了,确切地说是被资源严重不匹配的项目给绑架了,走不动,也走不掉。也许他的想法真的很高明,方案很完备,前景很美好,可他偏偏没有实现这些想法的足够的同伴,共同奔向英特纳雄耐尔。那么,失败的阴云从一开始就飘荡在头顶。若是量体裁衣,完全依据现有条件来制定计划,又极大束缚了个人的才智与雄心。向前还是回头?拿起还是放下?哄自己还是恨自己?他觉得自己就像是被锁在悬崖上的普罗米修斯一般,也许项目轰然坍塌反而是种解脱。
人生苦短,一边是手,一边是刀。
这个道理同时说明了为什么成功的互联网公司大多在北京。因为只有行业中心才能提供大量的人才供给,仅仅凭常规招聘渠道,就有可能攒卡牌一样攒到合适的团队。其他城市则陷入恶性循环――缺乏充足的人才所以缺乏成功的公司,缺乏雇佣与培养机会所以更加缺乏人才。因此腾讯必须开出高于行业均值的薪水,深圳的互联网公司稀少,非高薪不足以跨省;而杭州阿里HR常进行如狼似虎的猎头行动,曾经拿到了我们一整个部门的通讯薄挨个挖人。若没有这两家剽悍的招聘实力,又选择在北京之外的城市创业,只能依靠人脉关系来组建核心团队,立足后还将面对扩张时的人才烦恼。
对于因人才而烦恼的人,我给不出任何答案。只能引用雷军的一段微博作为结尾。
小时候以为,聪明人加勤奋,天下无敌。于是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二十多年过去了,修成“IT劳模”。一日梦醒,才明白,人生的牌桌只和了两把屁胡。愧对江东父老,甚憾!要想大成,光靠勤奋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金山 雷军
建议继续学习:
- 招聘技巧一二 (阅读:14570)
- 各公司对前端开发的职位描述 (阅读:9294)
- 再谈“我是怎么招聘程序员的” (阅读:7400)
- 为什么招不到人 (阅读:6117)
- 怎么样才是好的程序员 (阅读:6093)
- 互联网的人才储备 (阅读:3410)
- 如何对待开发团队中那个拖后腿的人? (阅读:3093)
- 校园招聘的简单总结 (阅读:3114)
- 校招经验——写给找工作的同学们 (阅读:3007)
- 创业与招聘 (阅读:2855)
扫一扫订阅我的微信号:IT技术博客大学习
- 作者:纯银 来源: 坏脾气的小肥
- 标签: 团队 招聘 绑架 雷军
- 发布时间:2010-10-13 08:02:58
- [66] Go Reflect 性能
- [66] Oracle MTS模式下 进程地址与会话信
- [65] 如何拿下简短的域名
- [59] IOS安全–浅谈关于IOS加固的几种方法
- [59] android 开发入门
- [59] 图书馆的世界纪录
- [58] 【社会化设计】自我(self)部分――欢迎区
- [53] 视觉调整-设计师 vs. 逻辑
- [47] 界面设计速成
- [47] 读书笔记-壹百度:百度十年千倍的29条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