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坏脾气的小肥
    
了解互联网分支行业,可以从关注某个细分领域里的TOP3或TOP5入手,选择你感兴趣的角度去观察。比如拆分了解产品模块设计,从新闻中挖掘分析运营策略,或是技术研究等等。一定要作对比评测笔记——这非常重要,可以帮助你从一团乱麻中梳理思路。
    问题1 对于创业公司,尤其是需要外包前端的互联网公司,根据产品的迭代更新过程,产品经理如何提需求是会对前端设计的依赖是最少的。问题2 对于我这样的一个角色,(真心话是今天突然不知道自己算是干什么的,把自己搞糊涂了),您觉得我在这样的一个位置上我的核心竞争力以及给产品能够创造的最大的价值/不可替代的价值在哪里。我不是计算机或者设计系的纯科班出身,目前在一个3个全职人员,10个非全职销售的互联网创业公司里面负责网站。 产品的流程和大方向是团队里一个co-founder负责,我算是向他不定期汇报,负责流程以及大方向被口头敲定之后的跟产品相关的一切。我们的整个开发团队都是contractors,创业团队重销售与推广胜过产品,这个是我们的business性质决定的。
    洗澡时想起一个听来的段子。本世纪初,某大城市某日报因为某个原因,卖房地产广告从不给回扣。一开始生意很不好做,但随着这事儿名声在外……奇迹发生了。当地所有房地产公司打广告都会算它一份,市场总监藉此向老板自证清白:“我们不拿回扣,这么刚直不阿的报纸我们也会投的”。中午和老友吃饭,听到一个段子。业内某大公司内部奉行扁平化管理,头衔也相当扁平。PM给别人递名片,一旦听到对方小声嘀咕“产品经理……”立刻会补充一句,相当于产品总监,产品总监。有的还额外加一句,有可能很快升VP,升VP。老友评价说,有些人是先有创业冲动,再去找一个“有搞头”的细分领域。另一些人则是先有一个实际的产品需求(愿景),为了实现它而选择创业。二者未必有高下之分,不过在国内,前者的数量远远大于后者。
    我还在网易的时候,Boss也问我,腾讯抄你怎么办?此时屡屡有一股邪火在胸口燃烧着,想大吼一声:腾讯抄我怎么办?老子跳槽去腾讯!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创业。我在网易5年,一直带业务部门,从内容总监转职产品总监,算得上资深中层吧。网易做产品的环境,放在业内大约是中等偏上,它的好处别家未必有,弊端则是寰球同此凉热。年初跟VC谈天使融资的时候,对方大统领换了一个问法:如果网易抄你怎么办?我很吃惊地回答,如果留在网易就能把这个项目做出来,我还创什么业?难道你以为我创业是为了发财、专权,或者给自己戴上SB风格的CEO头衔?那么大公司到底是真老虎还是纸老虎喃?我得从大公司业务运作的常识说起。
    亲爱的怪蜀黎:大学毕业后我终于成为了从小梦想的一名——web程序员。在魔都这7年,我一共只在2家公司服务过,而在现在这家公司已有6个年头。前5年说不上兢兢业业,但也还算认认真真,但因为公司重点不在web一块,基本没有机会可言。所幸一年前公司开始转型,将主要资源往web一块转移。我还没反应过来,项目、待遇、职位、人手都纷涌而至。在兴奋、惶恐、忧郁中,带着一个30多人的团队做了一个最终没有太好结局的项目。虽然不成功的原因很多,但有时我想,也许我应该做的更好,也许结果会有一点不同。不过和我的沉重相比,似乎公司并没有很在意这个结果。上个月给了我新的一个项目——这一次,放的权利更大。感谢老板的信任和支持,但肩上的压力感觉有增无减。也许犯错是成长最好的老师,失败也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但我不想用这些话成为铺垫可能失败的接口。问一个当下的疑问。
    很感谢去年您写的那篇从编辑转行为PM的博客。结果事隔一年,我开始正式带一个内容类产品了,只不过是以编辑的身份。之前你提出的建议之一是“每天看20条以上的互联网新闻,并订阅三五个大更新量的互联网博客,逐条细看一个月。随后再订阅二三十个博客,有选择地精读,常年坚持风雨无阻。”我现在新闻倒是看不少,包括国外的TC、TNW、Engadget的新闻也基本每条都过一遍,可是博客方面却没收集多少好的,主要是包括你的博客在内的一些产品经理的博客,算来也就十来个。所以又想到来骚扰你,求推荐,呵呵。纯银大把自己关注的产品方向的博客推荐一下吧,英文的、大陆的、台湾的都行:)期待你的新博文啦~这个……基本木有。我相当喜欢的,每半个月更新一篇以上的IT个人博客,基本木有。2010年还有点,11年就全部阵亡了,都刷微博去了。团队博客,如36氪,爱范儿这些倒是不少,但内容良莠不齐得厉害,大部分重数量甚于质量。
    今晚想写一写这个敏感话题。谈创业者的待遇,首先要明确两件事情。第一,你是创始人或者共同发起此事的创始团队吗?如果是,通常会更信任长期回报,愿意接受短期内的低薪。比如我和搭档都表态说,领点基本生活费就好了,情况紧急时不领钱甚至倒贴钱也行。第二,你是创业团队的第一批加入者?还是第二、三、四、五批?加入的时间越早(因为公司资本不足),通常薪水越低,但能领到更多的期权,或是更低的行权价格。相当于用个人风险来换取长期回报。我之前四处请教创业者,听到过各种关于创业薪酬的说法。有人说,刚开始最多只领到之前70%的,也有人说70%都太高,50%就差不多了,还有人说待遇上不能愧对兄弟们——不过也只是中型公司的中等水平而已。
    筹备了很久的创业,就快要开始了。按创业的惯例,这是一篇招人帖。以前,我自己也收到过很多创业团队的邀请,有一来就要求见面的,有背景和项目我都不太了解就直接问意向的。这样是否太着急了一点?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拉人”来说,创业团队的背景、项目几乎是唯一的筹码。
    我之前发微博说,千万多考虑UGC用户的下限,而不是以己推人去幻想他们的上限。缺乏对内容秩序的控制力,再好的产品设计都得啃泥。对内容秩序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优胜劣汰。好的内容浮上来成为主流,坏的内容沉下去不惹是非。维持内容秩序有两招最常见,一是拉人,引入优质用户;二是管人,用人工管理与互动算法来奖励好的内容,惩罚坏的内容。但如果你仅仅这么做,那就是本末倒置。什么是本呢?“本”是UGC的“内容基调”。这个拗口的名词还有一些别的称谓,比如“产品气场,产品品位,内容气质,内容价值观”等等。一个比一个虚。直白点说,它是对内容好坏,用户优劣的精确定义。
    2011年的春节,我在柬埔寨旅行了11天,有位正在加班的创业同行微博怒斥说,我们春节都不放下工作,他还好意思去旅行?这种人还好意思追求产品成功?只见过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打吧。然后我把他拖黑了……所以不知道他的创业项目是否顺利。事情过去了很久,我也不生气了,姑且祝他能得到与辛苦对等的报偿吧。不过就算不能如愿,相信他也会安慰自己说,我鞠躬尽瘁问心无愧。最近两年很流行创业,各路神仙说过,这个创业啊就得拼,就得每周工作70-80小时。连我这种习惯性每周工作60+小时的人,听了都有点后心发凉,觉得年纪大了怕是体力不支哟。后来我多了解了几支创业团队,有滋润的,有维持的,有蛰伏的,也没见他们多苦逼啊?尤其是做APP的,你想加班加点弄复杂点用户还不乐意呢。那么“苦干”究竟是不是产品创业的常态,或者说创业顺利的必经之路呢?广告行业有句名言:“我花在广告上的钱有一半被浪费掉了,糟糕的是,我不清楚是哪一半。”
    这篇最初级最初级的扫盲文,只讲一件事情:什么是互联网产品经理?之所以谈这么浅薄的话题,是因为业内对此的定义混淆之极,以至于我无论写什么产品经理的话题,都有人反对。我一看,他也没说错,但语境全然不同。对“产品经理”职位的理解多变,以至于1000个人眼里有1000个产品经理……我自己转型做产品,是在2008年初,那时的产品经理还没有被普遍简称为PM,产品经理时髦受追捧也才刚刚开始。起初的产品经理是比较高的一个位置,大约在中层干部和一线主管之间,甚至直接就是中层干部。只有规模比较大,地位比较重要的产品,它的总负责人,才能冠以“产品经理”的头衔(在网易对应频道主编这一级)。这个人通常对产品设计、运营全面负责,有时还要分管到技术。他下面包括产品策划(那时还没有PD这个提法),UI设计师(那时专门的交互设计师还很少),运营推广人员等等。08年我管理的产品部门,主要由策划/高级策划,运营/高级运营构成。
    有三种流行的产品要素“动态流、瀑布流、奖章”,我称之为产品三俗,容易因其流行而被滥用。PM选择它们有可能是因为“时髦”“标配”“别人都在用”,这很糟糕。恰好动态流和奖章我都折腾过,多多少少吃过一点亏,总结如下。▎动态流动态流给产品带来的好处很多,比如以用户为节点来实现近乎于完美的信息分发网络。但在采用这个设计之前,首先要理解,在用户层面上其本质是“订阅”,而用户接受动态流的根本原因是,订阅的方式提高了他获取优质内容的效率。我们来看看用好动态流的一些前置性条件:-用户感兴趣的订阅源数量庞大,挨个查看特别麻烦,更适合聚合浏览-订阅源不仅数量庞大,还很难分类管理,更适合用户自定义订阅-订阅源能有效地自行管理内容输出质量,不会大量掺入杂质-用户容易发现自己感兴趣的订阅源-用户登录与发布的频度越高,就越适合动态流,反之则效果大量缩水对应动态流的反面,即内容的公共展区,在UGC产品里,论坛是最佳范例。
    我最近折腾新产品,得跟投资人谈,跟合伙人谈,咨询朋友的意见,来来回回介绍方向与方案。怎样讲比较有说服力?总结了五个关键点,也可以作为评估新项目的模板之一,供参考。1、愿景与目标愿景可以比较理想主义一点,旨在解决一些宏大问题;也可以比较庸俗一点,拿下什么什么市场,赚很多很多货币。不管它俗不俗,一句话就好,没人爱听你慢慢画饼。而这句话讲出来应该能打动人,既不会虚得像个喷子,也不会渺小到让人提不起兴致。目标则是为了实现这个愿景,需要达到的可量化的任务结果。在愿景和策略之间承上启下的一个东西。同样是一句话就好。如果穿越虫洞回到10年前,随便以哪个“门户网站”作为范例,它的愿景可以是“替代传统媒体,成为上网用户获取新闻的第一选择”,目标可以是“针对用户感兴趣的主要资讯类别,分别建立强大影响力的内容频道”。2、策略与方案采用怎样的方式才能吸引用户,兑现目标?这是产品策略部分。策略总是很虚的东西,通常包
    前些日子收到一封邮件咨询怪蜀黍,大意是,如果在公司内部可借力的资源比较少,是否还有可能白手起家地去做电子邮箱项目?我对这个话题很感兴趣,借景抒情,单起一篇日志谈谈“体制内创业”的事情。“体制”的意思是,你所在环境有它成功的核心业务,以及配套的管理规范。“创业”的意思是,除了有限的核心人员,几乎一无所有白手起家。这两个词混搭在一起很奇妙,但却是2012年很多公司面临的现状。先从体制说起。整个2011年,几乎所有互联网公司都面对同一个难题:“找项目”。这时,2008年后越刮越猛的产品风渐渐消停。四年来上马了无数新产品,最后存活率不足百分之五,成功率不足千分之一,只留下疮痍满目的烂摊子,烂尾楼。但凡有点头脑的大公司头头都意识到两件事情:第一,好机会真的很少,容易实现的需求早就被满足了,轮不到自己抢滩。第二,假如管理基因不合,有些机会即便看到了也抓不住的,而基因几乎无法改造。与此同时,作为公司、部
    元旦前,腾讯微博开放新版测试,试用后颇多感慨。因懒惰拖了一个半月,才来写这篇文章。整个2011年,一直有人说“新浪微博不行了”“新浪微博滑坡了”。狼来了喊了一整年,到年末似乎声音越来越大,这倒不是什么大灾变,有可能仅仅是轻微的触顶回弹,甚至只是上升速度放缓而已。对淡出新浪微博的用户做了几个小样本访谈,原因很雷同,都对公共话题感到麻木,又厌倦了大路货转发。看上去,似乎正印证了“社交才是微博的出路”“腾讯微博才是最后的赢家”,我可不这么想。我访谈的用户在新浪微博也有自己的社交关系,同事/同学/家人等等,小圈子里经常发一些生活类的话题。尤其在淡出新浪之后,他们并没有回归原本常泡的人人、豆瓣,或转战腾讯微博,而是处于一种“什么都玩腻了”的飘忽状态,像是被重口味“吃伤到了”……对于社交之于微博,我有几个观点:★国内用户分享生活的频度并不高,主打社交牌的话,无法维持微博的热度与速度,因此还需要引入公共
    几个月之前,大概是9月,我有一条旅行产品的创业构思。当初是想从“旅行计划”入手,跟方言君的同伴大致聊了聊想法,他也觉得好。但随着构思不断细化下去,我们在设计方向上有很大的分歧,便警惕起来,会不会又是一颗雷呢?于是,我找了另外一两个信得过的同事,请他们帮忙评估(产品讨论与Mr.Right)。这过程中发生了两件事情:一是市场上不断有旅行计划类的新产品冒出来,均不成功,亲身体验后我认为“计划”并非好的切入点;二是在纸上画线框图,向同事介绍想法时又有了新灵感,打算更换突破口。我自己是一个用工具很笨拙的人,这次赶鸭子上架,既然没有搭档帮我出原型,只好从头学Axure,没想到操作如此简单……11月的一个周末,我刚学会Axure基本操作,手舞足蹈,两天出完网站与APP的线框原型,共计四五十个大大小小的页面。拿着原型再请擅长交互设计的同事提意见,我去修改,反复N轮,直到同事点头说“挺好”为止。这只是个开头
    这是一篇全无用处的学术性文章。春节前发了条关于开会的微博,引来吐槽几百条,激情控诉开会[查看吐槽现场]。我还可以偷偷告诉你们两件事情:1、那些组织会议的人,很多也厌恶开会,开会开到想吐2、很多厌恶开会的人,升任管理岗位或更换工作环境后,很快便积极组织各种会议这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吗?分析一下开会的积极意义。首先对开会作一个定义,把少于4人的讨论排除在外,否则株连太广。其次,先不要搞有罪推定,假设这次会议的出发点是好的,也是有必要的,我们为什么开会?★集体公告开会,几乎是唯一有效的,重要信息的公告途径。否则靠一个个打电话?太没效率。靠IM?太不正式。靠Email?对方耍赖的时候来一句“我没注意到……”你就抓狂了。只有会议,才能保证重要信息被参加者及时收到。★共同讨论如果有件事情需要群策群力,大家都参与讨论并统一观点,怎么办?最佳的解决方法是开会。它能在短时间内,让所有人集中注意力在这一件事情上
    我本身是做产品的,对于媒体、社区这方面没有很深了解,但手上产品需要和这些类型的产品合作,希望稍微了解这些产品本身最需要什么,负责人最关心什么,产品思路是如何的。而根据我对您的关注,您至少对社区和媒体都很懂行,希望能得到指教。a资源型媒体,比如视频网站,小说网站b内容型媒体,比如垂直门户c社交型媒体,比如相册,豆瓣,微博我的问题是:对abc分别:1. 产品本身最需要哪些外部资源以及优先级。2. 负责人最关心产品的哪些东西以及优先级,kpi制定的思路是怎样的。首先,很难讲存在社交型媒体这种分类。相册主要是工具,也可以是一个社交组件,基本不具备媒体属性。相册衍生出来的摄影社区,一部分是论坛型社区,另一部分是空间型社区,其媒体属性也不强。豆瓣被分成很多块,如果说它是社交型媒体,首先要看你在讲具体哪一块,很难给整个豆瓣打上标签。而微博嘛,严格上来说是有媒体气场,也有社交属性的产品,是否直接拼在一起说
    纯银:最近重新看了你的文章《运营时代》,很有共鸣。之前对产品设计与运营的区别分得并不是很清,因为自己所在的岗位并没有明确区分两种类型的工作,从作为产品负责人的角度,凡是与产品有关联的事情都需要关注。现在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加深,对《运营时代》中提到的相关内容感受更加深刻。其中,你提到“产品设计与运营的思维方式差异甚大,双修不易”。这里想请教一下,产品设计与运营的思维方式差异具体体现在哪里。这两种类型的工作,重点分别是什么,为什么“双修不易”呢?如果这种差异确实很大,且常常无法兼顾,那么让产品设计思维的人去做以运营为重点的产品,或是相反,不论是对产品经理个人还是产品自身的发展都是极大的伤害。原文中提到知乎,知乎的运营确实很出彩,但知乎在产品设计上以quora为原型,按理说应该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准,那么他在产品设计上还有什么关键的问题要解决呢?从问答社区的定位来看,知乎已经完成了核心的功能,可
    去年5月组队,打算用业余时间搞一款有新意的iOS应用,团队成员包括主策/交互/视觉/后端/客户端各一人,分别在上海/杭州/广州。不求功名利禄,仅仅是APP大航海时代的第一次“下水”,单纯从兴趣出发去做点事情。这款名为“方言君”的应用,从组队到现在已经过了整整8个月,周末终于将进入到α测试阶段。我的心情,只能用唏嘘两个字来形容。方言君的创意来源于“蚂蜂窝旅行翻译官”里的方言部分,即用户录制方言语音,上传分享。但翻...
[ 共102篇文章 ][ 第2页/共6页 ][ 1 ][ 2 ][ 3 ][ 4 ][ 5 ][ 6 ]
赞助商广告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