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用户研究
    最近看到一种用户研究的方法叫“攀梯术”,很有启发,原文比较理论,我试着翻译一下。它主要用在一对一深访的场景下,可以探究用户对产品功能/特性的态度背后的原因,即在产品属性(Product Attributes,A)与个人价值(Values,V)之间产生有意义的关联,从而知晓影响用户决策的因素。
    做产品到底要不要听用户反馈,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过在我个人看来,能正确处理的人并不多。最大的问题在于他们把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反馈混作一谈,所以很难得出一致的结论。用户反馈其实是一个统称,它分为不同的类型。对于不同的类型,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对待方式。
    怎样做用研?让我来跟你分享一个我们在Frog时的计划过程和实施用研的步骤。它被称为“调研学习螺旋”。这个螺旋是Erin Sanders创造的,一个我们的高级交互设计师和设计研究者。它有清晰的五个步骤,在你向人们收集用户信息的时候,可以填补你的知识空白。
    论相互了解,产品与设计师间往往水乳交融爱恨交织,每天给设计师买早餐的产品经理可不罕见。但对于用研人员,大家总觉得蒙着一道面纱,不知大堆看着头晕的数据背后的他们究竟在干什么。在合作前,双方往往需跨越一道很大的叫做「用研如何与产品设计合作」的鸿沟。这道鸿沟之下,往往产生了诸多问题。
    每个人有自己所喜爱的音乐,同样每个人也有自己钟爱的色彩,每一种颜色都有一种寓意。色彩做为第一视觉语言,当人类初接触到一个事物产生第一印象时,色彩的吸引力往往高于其造型所产生的印象。适当的应用色彩能够增强画面感染力,提升产品印象与感觉,而不同的色彩常常左右了产品最终给人的感受。
    网站产品经理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如何做好网站用户体验。不良的网站用户体验将严重影响网站的PV、回访率,使得跳出率剧增。那么,作为网站产品经理,网站策划人员应该如何去规避这些问题呢?
      写这篇文章动机是源于团队有同事离职,交接了他大量的工作,而人员又一直没有到位的情况下,需要同时负责N个项目,要么天天加班,要么滚粗的情况下,我不得不开始思考精益设计,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更高效的完成扑面而来的需求。
     推荐理由:产品经理是一个公司不可或缺的职位,对数据的分析尤为重要。如何通过数据来指导产品进行优化也是产品经理必须要学习和研究的。 本文结合作者在登录产品的体验优化中积累的一些实战经验,重现过程中的设计点滴,有效果明显的方案,也有效果不明显的优化尝试,最后将总结一些通用的设计思路。
    ​作为用研,我们经常在可用性测试时听到用户说:“啊?我没注意啊!” 一个操作后,页面弹出一个对话框告知用户操作成功,反馈够明显了吧?用户说:“啊?怎么没反应?” 一个为了用户操作便捷而设计的常用操作入口,简约的视觉与背景区别开来。可用户还是一次次冗余操作,问及则说:“啊?我没注意到啊!原来这个可以直接写说说的?!” 一个新功能上线,网站主页导航上新增了一个模块,改版够大了吧?用户说:“啊?我没看出有什么变化啊。” 每次听到这样的话,设计师们就会抓狂:到底为什么啊?设计得这么明显,为什么用户看不见??
      用户流失原因调研时不知如何入手?不知如何才能找到用户真正的流失原因?不知如何把调研结果应用到产品改善中?到底要怎样才能做好用户流失原因研究呢?在做了一些用户流失原因调研项目后,笔者总结了用户流失原因调研四步经。
    在设计产品的过程中,产品经理和设计师的职责之一,是有效的向用户传递信息。在互联网产品中,操作引导、结果反馈、界面呈现的元素、大小、颜色等,都可以看作是信息的传递。 高效准确的信息传递,是良好用户体验的基础。本文总结了几种简单的进行有效信息传递的原则。
    市场营销,就是“通过改变影响用户产品购买决策的各种因素,实现争夺用户或激发用户消费的目的”,对产品运营人员来说,无非是解决“吸引新用户、掠夺竞品用户、留住现有用户、促使用户购买、促使用户购买更多”等实际问题,于是,产品运营人员需要去不断了解用户需求,改善市场策略,而市场调研是了解用户需求最常用的方法。
    手机作为一种随身设备,其使用场景多变。在不同场景下,手机使用上下文、用户特征、设备/应用使用、应用内容需求等都存在着差异。因此,本研究将从众多产品的主流用户–学生所在校园场景入手,了解“校园”场景下的手机使用,了解“大学生”人群及其手机使用习惯,为手机应用开发及内容推荐提供数据参考和设计建议。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用户访谈的方法了解用户需求,其实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分析用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网站页面数据等方式,了解用户需求以及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遇到的问题。 而且,直接通过接触用户了解到的需求有可能只是个案,为了增强客观性,通常都会通过大样本调查,从数据实证的角度,进一步更准确和客观地找到用户的普遍需求。 此外,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与用户访谈所得到的定性分析结论,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设计师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从用研的角度来看,交互设计包括新产品设计以及已有产品的改版设计两大类业务,笔者将分两次分别叙述在这两大类业务中,可以如何利用数据了解用户需求。本文重点讨论数据在现有产品改版设计中的应用。 因考虑到商业信息保密,本文案例采用了2011年的项目,互联网产品迭代频繁,文中提到的产品页面截至目前已经有多次改版,大家只需要了解整个文章的思路即可。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用户访谈的方法了解用户需求,其实设计师还可以通过分析用户问卷调查数据以及网站页面数据等方式,了解用户需求以及用户在使用产品时遇到的问题。 而且,直接通过接触用户了解到的需求有可能只是个案,为了增强客观性,通常都会通过大样本调查,从数据实证的角度,进一步更准确和客观地找到用户的普遍需求。 此外,通过对数据分析结果与用户访谈所得到的定性分析结论,进行比较和综合分析,设计师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从用研的角度来看,交互设计包括新产品设计以及已有产品的改版设计两大类业务,笔者将分两次分别叙述在这两大类业务中,可以如何利用数据了解用户需求。本文重点讨论数据在新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定性研究是用户研究中常用的方法,通过对典型用户的深度挖掘,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研究对象总体的特征、行为习惯、行为原因等信息。一般而言,我们会使用面对面深度访谈、电话访谈、日记法、卡片分类等方式来进行定性研究的执行,但是无论我们使用哪种方式,都会回收到大量的资料信息,而定性资料的分析才是我们研究是否能够达成目标的重头戏。我们常常需要对回收到的资料作多维度的整理和分析,例如信息点编码、个案行为过程及原因分析、个案典型特征提取、人群划分、人群行为过程及原因分析、人群行为原因层次划分等等,也就是说,定性资料分析的过程,是对回收到的资料进行不断的重组,合理区分并展现信息点的分组、层次的过程,能够帮助研究员快速且清晰地组织信息点,对于研究的效率和研究结果的质量都非常重要,StickySorter工具就是一款对信息点进行高可视化组织的好工具。
    成长体系是评价用户在网站中使用情况或表现情况的一种衡量标准,成长体系的体现方式有很多,无论是最常见的积分、成长值、虚拟币、会员等级,还是成就、勋章,甚至隐藏的条件和限制,目的都是对用户进行分类和管理。 对网站运营商:成长体系可以确保优质资源或增值服务被核心目标用户所使用,对初级用户进行合理的引导,确保网站的生态环境健康稳定; 对用户而言:成长体系首先是虚荣心的满足,另外就是在使用网站达成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及时得到正负激励,或许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创建角色模型,是在剥皮(就像剥洋葱一样,虽然会流泪,但洋葱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吗?是的,我们需要剥出用户的灵魂,然后再为这些灵魂赋予血肉,穿上外衣(人口统计学特征)。这样的话,我们会感觉用户就在我们身边,生动形象,印象深刻。仅仅剥皮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总结归类,了解用户的目标、观点和行为,发现用户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怎样才能提升网站(或应用)的用户体验?” 这是一个常见但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幸好,有一些准则可以帮助我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在本文中,我们将了解一下在塑造产品体验的过程中有可能犯下的错误,以及怎样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
    Kano模型起源:满意度的二维模式 著名市场营销学大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菲利普•科特勒说过:满意是指一个人通过对一个产品的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期望值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的感觉状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用户的满意度直接影响着用户对于企业/产品的忠诚度,进而影响用户的粘性和流失。
[ 共313篇文章 ][ 第2页/共16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 ]
© 2009 - 2024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