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头条 - 一个快速在微博传播文章的方式     搜索本站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查看专题: 翻译
     前几天,看到了东北大学小牛翻译团队开源的语料项目:文言文(古文)-现代文平行语料 ,这个项目整理了非常全的文言文(古文)- 现代文(白话文)对齐数据,基本涵盖了大部分经典古籍著作,并且对原始爬取的篇章级对齐数据进行了断句及人工校对,形成了共计约96万句对的文言文-白话文对齐(平行)语料。 这份语料数据很珍贵,看到的第一眼想到就是用这份文言文现代文对齐语料训练一个文言文白话文转换器:文言文转白话文,文言文转现代文,白话文转文言文,现代文转文言文,古文转白话文,白话文转古文,古文转现代文,现代文转古文。
    说起翻译,许多人都有兴趣。但真正能动手去尝试的人,只占其中的一小半;能熬过尝试阶段的煎熬,真正入门的人,更是少之又少。这种现象给不少人造成了错觉,认为翻译是件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事情。但是根据我自己的经历和其它做译友的反馈,这话其实只说对了一半,翻译“做起来”并没有那么难。翻译之所以给人“做起来难”的感觉,很大程度上是难在入门阶段,难在一些基本问题没有解决。所以,这篇文章来谈谈大家关心的两个基本问题:第一,翻译是怎样的工作;第二,直译更好还是意译更好。
    从09年玩票性质地参与了《ThoughtWorks文集》开始,我踏入了图书翻译这一河。 09年下半年和小刀一起翻译了《Programming Scala》,11年又参与了老马DSL的翻译,今年新近接手了《The Joy of Clojure》。算起来,也有了不少的经历。公司邮件列表里看到一封邮件,又是书找译者。在ThoughtWorks,要做这样的事,机会多得很。看到很多小朋友们很踊跃地报名,我就借题发挥一般地总结了一下自己做翻译的一些经验,算是分享吧!首先是选择。兴趣驱动永远是最好的选择,翻译本身是一个非常磨人的工作,做自己不喜欢的事,会倍加痛苦。就我参与的翻译而言,除了第一本玩票外,我选择的主题都是相关的:程序设计语言类。无论是Scala、DSL,还是正在做的Clojure,我都是在给自己一个更好地了解某种语言的机会。
      近日我在反思一些系统设计问题,本想重读一遍《Unix 编程艺术》,后来在书店不经意发现了一本刚刚出版的《Linux/Unix 设计思想》(Linux and the Unix Philosophy),于是借来,趁五一假期通读了一遍。有关设计思想的问题,我想改日再谈。而作为一名图灵译者,这里简单讨论一下这本书的一些翻译细节。   总体而言,我认为这本书的翻译质量上乘,译者漆犇把握了原书轻松诙谐的基调,使用流畅的语言和灵活的词汇较为准确地传达了原书思想。我之所以关注这本书的翻译细节,是由于译者在多处使用引号强调一些大约为“移译”(参见《GEB-EGB》中文版前言)的语句。   
    算起来,我也算有一些翻译经验的人了,最近接连做了两次关于翻译的分享,发现很多人都对翻译有兴趣,索性将分享中关于翻译的经验做个总结。 我是在2003年接触翻译的,当时美国对伊拉克动武,国内的报道非常奇怪,为了在论坛上争论,加上自己还在读书,时间比较多,就开始翻译一些外国媒体的报道,发在论坛里。初做翻译的最大感受是堵得慌,从来没想过要把意思表达明白会这样困难,就好像要说话,却发现舌头不受自己控制。所以一千...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国内越来越多的公共场所开始提供英文标识。但是,中国人的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大量的翻译错误。比如,下面四个真实的例子,你能看出错在哪里吗?(答案稍后公布)  * 停车场:Park  * 加油站:Oil Station  * 汽车租赁店:Car Rent  * 请勿拍照:No Photograph这种"中式英语"有一个专门的单词,叫做Chinglish。很多老外把它们当做笑话看。去年,上海召开世博会,为了维护国际大都市的形象,市政...
    人们进行沟通,总是依赖一套相对稳定的词汇系统。这套系统里的词汇,有粗有细,能深能浅。根据不同的对象和不同的需要,或抽象,或专业,以达到精确交流的目的。但互联网方面,英语国家相对领先,虽然我们在翻译术语上做了很多努力,在抽象方面都可以见文知意,可是在专业性上,还是有待完善。 优秀的方面,翻译较为精细,考虑周道。比如: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译为“企业过程再工程”。清华大学薛华成教授解释说,这...
    提高自己的效率,做到事半功倍,是我们都希望达到的目标。如何达到这个目标呢?根据我的经验,不断反思、总结自己做过的事情,是很有成效的办法。翻译,也是这样,下面是我自己总结提炼的翻译步骤,给有兴趣的朋友作参考。 第一步,通读 通读很重要,却被许多译者忽视,他们往往认为,自己已经了解原文的“意思”,可以直接下笔,遇到问题“见招拆招”即可,翻译前通读原文,完全是浪费时间。 但是,事实似乎并非如此。我们翻译文...
    我们越来越多地直接使用外文词汇(包括万方、维普数据库上的期刊、论文),比如Internet、Web2.0。我们貌似明白它们的含义,举例来滔滔不绝;做具体解释的时候却又缺乏统一口径。有时,阐述的语义甚至南辕北辙。 我认为,给予一个精准的译名是充分理解外来事物的首要体现:它是名词释义的精华所在,是地道的拿来主义。而直接缓引原文,则只能算是“借来”,不是拿来。 讨论方法:根据释义词汇的需要(避免词中词) 查询英文维基百...
    常做翻译的人都知道,英文讲究结构严密、成分齐整,我们遇到再长的英文句子(哪怕是多个从句,或者有长长的插入语),只要能正确解析结构,都不难理解;中文则更追求“写意”,不太受形式规则的拘束,好的中文能营造出“行云流水”的感觉。单独看这两种语言的特点,各有理由,但是做起翻译来,就难免出现冲突,“尾大不掉”就是突出现象之一。 这里的“尾大不掉”,借用了余光中的说法,问题并不在并不是“尾大”,而在于“身躯臃...
    英文中的否定句,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单词的否定,也就是“特殊否定”(Special Negation),比如She is unhappy;另一种是对整句的否定,也就是“句子否定”(Nexal Negation),比如She is not happy。两种类别,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意思是没有多少区别的,都是“她不高兴”,但如果加入了其它词语,分别就显现出来了。比如,我们加入单词very,前者就成了She is very unhappy,意思是“她很不高兴”,后者则是She is not v...
    It is…that…的句型,在英文中非常常见,大家都知道,这表示强调,理解的时候,要把that后面的部分放到前面来,比如: It is no wonder that she is so ill. 她病得这么厉害,并不奇怪。 It is strange that she should have failed to see her own shortcomings. 她竟然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真奇怪。 It is arranged that the class meeting will be held next week. 据安排,下周召开班会。但语言是非常奇妙的东西,例外的情况...
    很多人都对外国的教材颇有微词:一个简单的东西,翻来覆去地讲,生怕不明白,很麻烦。没错,这样确实很罗嗦,但罗嗦并非没有意义,这是因为作者为广大读者(而不是某一个读者)考虑,多走了好几步,这样才能照顾到大部分读者,真正传授知识。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翻译,译者相比读者,也一定要多走一步,这个道理最明显的体现就是典故的翻译。所谓典故,就是文章中引用的古代故事或者有来历的词语。译者对典故的处理,需要照顾两方...
    生硬地“对接”两种语言,尤其是“条件反射”式地翻译词语,是翻译中的大忌――一方面,译文显得僵硬难读,另一方面,在不同场合,词语的意义也有不同,自然也不能用同样的办法来翻译。下面讲的就是常见单词and的翻译。英文单词and,一般译者都翻译为“和”: you and me 你和我 China and America 中国和美国 peace and development 和平与发展在这些场合,如此翻译并没有错:连接两个对等主体的连词,正是中文所说的“和”。 ...
    冠词(Article),中文里不存在,但英文中存在,而且随处都是,学过中学英语的人都知道,最常见的(估计也是最短的)单词a,就是冠词。按照维基百科(http://en.wikipedia.org/wiki/Article_%28grammar%29)的说法:在使用冠词的语言中,除去例外,每一个普通名词在表达出来时都与一定程度的确定性(确定的或非确定的)相关,所以许多语言要给每一个名词加上一个特定的语法数量结构(单数或复数)。每一个名词都必须有冠词配合,如...
    先来看一个句子: Busy working makes it impossible for him to go home once every other week. 照当下流行的译法,结果如下:忙碌的工作让他不可能每两周回一次家。意思不难理解,但总会觉得不够自然,表达同样的意思,中文句子的结构是截然不同的。这里我们先不给出中文的地道说法,先考察本句翻译过来为什么会“别扭”?仔细想想,“别扭”来自中英文表述习惯的差异:英文非常喜欢用“无生物主语”来造句(注意,是“无生...
    人人都知道英文中的被动语态,也就是be动词+过去分词的组合,翻译时往往采用“被xx”的形式;一般情况下这样没有大问题,但如果泛滥地用,遇到被动语态就用“被xx”来翻译,就会生出许多别扭,至少给人感觉不够地道。譬如下面这几个句子:我被邀请了来参加这台晚会这件事情被登上了报纸此事被讨论之后他被命令去执行任务这本书被许多人高度评价的确,在这几个句子中,主语都处于“被动”的状态,也可以“准确”(其实是硬生...
    翻译时经常遇到的一些词语和结构,译者往往会用固定的办法来翻译。后果之一就是,译文中“翻译体的特征”很明显,许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透过译文,“看出”原文,这样的译文,难说地道。when的翻译,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when,在多数译文中,都“约定俗成”翻译为“当……的时候(时)”,这样做本身不算错,但某些时候,稍加处理会让译文更加地道,譬如这两个句子:当规则不够清晰,或者不是每个人都清楚这一情境是什么,或者当人...
    论证时引用他人的观点是中外都常见的做法,在英文中,我们时常遇到as somebody said,as somebody correctly pointed out的说法。通常的译法是不假思索,照章翻译: as somebody said 正如xx说过的 as somebody correctly pointed out 正如xx所正确指出的这样的翻译说不上错,但细细考察,有两个问题:“正如…正确指出”,短距离内两个“正”字重叠,有累赘之感;更重要的是,“正如xx说过的”(尤其在“说过”之前加上定性修饰...
    so…that…是英文的经典句型,从学英语开始,老师们就不厌其烦地提醒大家:so…that…就是“如此…以致于…”的意思。这种说法本身并不算错,尽管有时候很别扭,然而毕竟方便了学生理解。但是,身为译者译者,无论在哪里见到so…that…,都硬套“如此…以致于…”,就有点说不过去了。毕竟,译者的职责是降低读者理解的难度,而高质量的翻译必须注重各个细节――如果读者觉得译文别扭,必须“还原”成英文才方便理解,我们大致可以...
[ 共21篇文章 ][ 第1页/共2页 ][ 1 ][ 2 ]
© 2009 - 2025 by blogread.cn 微博:@IT技术博客大学习

京ICP备15002552号-1